国产大豆是如何“沦陷”的?
大豆进口趋势图:

  大豆原产于我国,是我国传统的作物。据推算,我国种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在40一50年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50年代初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我国实行全面禁运,我国也对美国实施反禁运。我国对美大豆出口中断。美国国内迅速地对大豆来源作出了反应。美国农民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倍地扩大了大豆播种面积,并很快自足有余。发展到今天,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产量占世界大豆产量一半以上,巴西、阿根廷、中国的大豆产量居于世界第2、3、4位。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大豆消费量在3000万吨以上,中国企业却一直不能参与国际定价,而只能在CBOT从事期货交易,被动接受CBOT设定的价格。

  “我们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为何在定价上没有发言权呢?”回顾一下从1995年到2008年中国大豆的发展。了解中国是怎样从一个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了一个大豆净进口国的。

   
1995-2008年进口量追踪:
年度 进口量(万吨) 备注
1995年

29.3938

 
1996年 110.7541 由于1995、1996年,我国大豆连续两年减产,国内供给不足,需求却保持旺盛的态势,大豆价格居高不下。为此,国家及时调整大豆进出口政策,增加进口,减少出口。一些合资企业拥有独立的进出口专营权,中国大豆走上对外开放之旅。1996年我国首次成为大豆净进口国,并一直持续至今。
1997年 287.2906  
1998年 318.8510  
1999年 432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作为大豆净出口国最高时年出口量超过100万吨。
2000年 1045 由1999年的432万吨猛增至1045万吨,增长了242%。
2001年 1394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不断涌入国内,四大粮商开始染指中国大豆业。进口大豆量接近国产大豆年产量。进口大豆榨油量占国内消费总量的45%。当年美国对我国出口576.2万吨,占当年我国进口总量的41%。
2002年 1132  
2003年 2074 在2003和2004这两年里,受低温、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国内大豆供不应求,大豆进口量首次超过国内产量,创下了历年来的进口之最。
2004年 2022 在中国进口大豆量翻倍的同时,中国中小型大豆加工企业和本土榨油企业都纷纷倒闭,停产,并被外资低价兼并。在美国大豆上市前后,作为国际大豆贸易定价基准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导致大量中国大豆加工企业高位采购。此后,大豆价格骤降,每生产一吨豆油就会亏损500~600元。有数据显示,国内压榨企业70%停产,大量企业倒闭,一些大型企业也元气大伤,造成了中国的“ 大豆危机”。
2005年 2659 2005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进口达2659万吨,占全球进口量的1/3
2006年 2826  
2007年 3082 进口量是2000年的1.95倍,是1996年的10倍,达到了全球进口量的1/2。在这年9月到第二年春节前后,黑龙江海伦地区大豆收购价从最低的1.6元一斤扶摇直上涨到3元一斤,随后一路下挫到现在的2元一斤,在3-4个月的时间里,最低价与最高价之间相差近一倍。(也就是价格由3200涨到6000,又由6000跌到4000),市场重复的演绎着价格剧烈波动,国内大豆产业屡次受到冲击,国内压榨企业消化不了这种模式的变价,都纷纷演绎着转向,停产或被兼并的悲剧。
2008年 3550 进口依存度首次突破70%。
相关资料:
  进口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难把握,中国能造成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败也就败在转基因大豆上。由于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且成本较低,如果用于榨油,出油率在20%以上的进口豆很具有优势。

  发展到今天,进口量仍然成上涨趋势,据统计,2009年1至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累计达到了3,236万吨,这又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且进口豆市场已进入中国大豆主产区,有数据显示,全国97家大型油脂加工企业中,外资控制的企业占全国的66%以上,外资的进口大豆加工能力占有中国的80%,严重的威胁着中国的大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