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个特种鱼品种中,黄颡鱼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品种。回顾2024-2025年,黄颡鱼的价格走势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让养殖户们的心情也随之起伏。受全国各个主产区陆续缺鱼的影响,其价格从元宵节后便开始一路飙升。
2025年2月下旬,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趋势。广东佛山5两头的黄颡鱼价格上涨至15.2元/斤,相比2024年同期的12.3元/斤,上涨了3元/斤,这一涨幅较为显著。浙江湖州4两头的黄颡鱼价格涨至16元/斤,较2024年同期的12元/斤,涨幅达5元/斤。湖州地区的价格上涨可能与当地存塘鱼数量减少,市场供应紧张有关,预计今年上半年黄颡鱼塘口收购价格突破20元应该很轻松。
到了其他地区如湖北枝江、四川地区等,价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湖北枝江6.5寸的黄颡鱼价格从1月下旬的12.5元/斤上涨至2月下旬的14.5元/斤;四川地区5寸起的黄颡鱼价格从1月下旬的11元/斤上涨至2月下旬的13.5元/斤。这些地区价格的上涨,反映出春节前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较为旺盛,推动了价格的上升。
1月同期,从各地的价格数据来看,黄颡鱼价格处于波动调整阶段。广东佛山5两头的黄颡鱼价格为11元/斤,相较于2024年1月下旬的11.5元/斤,价格略有下降,但与2023年1月下旬的11元/斤持平。这表明在这一时间段内,广东佛山地区的黄颡鱼价格相对稳定,虽然较上一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广西南宁5两头的黄颡鱼价格为10元/斤,2024年同期为10.5元/斤,2023年同期为9.5元/斤。可以看出,广西南宁地区的黄颡鱼价格在过去两年间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仍高于2023年同期。这可能与当地的养殖规模、市场需求以及供应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浙江湖州4两头的黄颡鱼价格为11.2元/斤,与2024年同期持平,2023年同期为9.8元/斤。湖州地区的黄颡鱼价格在过去两年间有了显著的提升,尽管在2024年8月后价格有所下滑,但与2023年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
从2025年初的价格变化来看,出现了明显上涨的态势。这表明黄颡鱼市场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季节、市场需求、供应情况等。未来黄颡鱼价格的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养殖户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养殖和出鱼计划。
一、供求关系:市场的“天平”
供求关系无疑是影响黄颡鱼价格的核心因素,宛如市场的“天平”,左右着价格的起伏。在供应端,2024年初主产区缺货的情况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以浙江湖州为例,由于前期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许多养殖户的塘口出现了大量死鱼现象,导致存塘量大幅减少。原本计划在春季上市的黄颡鱼数量锐减,市场上的供应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黄颡鱼的价格开始稳步攀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缺货情况逐渐蔓延至其他产区。江苏、安徽等地与湖州地理位置相近,市场流通紧密,湖州的缺货使得这些地区的鱼商纷纷前往湖州收购黄颡鱼,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供应紧张局面。同时,湖北、湖南、广东等地的养殖户看到市场价格上涨,也开始惜售,等待更高的价格。这使得市场上的黄颡鱼供应量进一步减少,价格也随之不断上涨。
在需求端,终端消费和收购商的承受能力对价格也有着重要影响。当黄颡鱼价格持续上涨时,终端消费受到了很大的抑制。进货价格过高,无论是饭店还是家庭消费都减少了对黄颡鱼的购买。收购商们也因为持续的高价而难以承受,杭州黄颡鱼批发商徐老板表示,由于湖州等地拿鱼太贵,批发商无利可图,很多人都转到其他省份拿鱼。这种需求端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颡鱼的价格走势。
二、季节与市场:无形的“大手”
季节和市场因素犹如一双无形的“大手”,对黄颡鱼价格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以及其他水产品的上市情况,都会导致黄颡鱼价格的波动。
在春季,气温逐渐升高,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加快,市场供应量相对稳定。但由于春节过后,市场需求有所下降,价格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然而,2024年的春季却与众不同,主产区的缺货现象使得黄颡鱼价格不仅没有回落,反而开始上涨。
夏季是黄颡鱼生长的旺季,但也是病害高发的季节。2024年夏季,病害的影响导致主产区的黄颡鱼存塘量进一步减少,缺货情况加剧,价格也随之飙升。到了7月份,全国黄颡鱼价格基本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在节假日期间,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往往会增加。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在这些节假日前后,黄颡鱼的价格通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2025年春节前夕,各地黄颡鱼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广东佛山、浙江湖州等地的价格涨幅较为明显。
三、病害与养殖:养殖户的“紧箍咒”
病害问题一直是困扰黄颡鱼养殖户的“紧箍咒”,对黄颡鱼的养殖和价格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黄颡鱼的病害愈发严重,几乎每个月都会出现棘手的病害。腹水病、烂身病、杯状体病毒等病害频繁爆发,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湖北枝江地区,不少塘口养的时间比较长,养殖户清塘不彻底,再加上养殖密度偏高,一旦发病很难控制。一些养殖户反映,发病厉害的话甚至会全军覆没。这种病害的影响不仅导致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增加,还使得黄颡鱼的产量大幅减少。
病害的频发也影响了养殖户的投苗积极性。即便在2024年黄颡鱼价格涨得很高的时候,黄颡鱼苗也不好卖。不少养殖户因为担心病害问题,不太敢养黄颡鱼。这使得上半年的放苗量不大,新鱼上市量也相应减少。
珠三角苗中方老板表示,“今年放苗量总体都偏少,即便到明年上半年,存塘鱼都不会非常多”。这种因病害导致的投苗量减少,从长远来看,影响了黄颡鱼的市场供应量,进而对价格产生了影响。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因为供应减少而使得价格上涨,但从长期来看,也会影响黄颡鱼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
在黄颡鱼价格波动频繁的当下,养殖户的出鱼策略显得尤为关键。面对价格的涨跌,养殖户们务必保持冷静和理性,切不可盲目跟风或恐慌性出鱼。
正如佛山收购商吴老板所分析的,上半年黄颡鱼放苗量不大,这就意味着新鱼上市量不会像往年同期那么多,新鱼对鱼价的冲击力相对较小。因此,养殖户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鱼的规格、健康状况、养殖成本等,合理安排出鱼时机。
如果手中的黄颡鱼已经达到了理想的规格,且养殖成本能够得到有效覆盖,那么在价格相对合理的时候,就可以适时出鱼。这样既能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又能避免因价格进一步下跌而导致利润减少。
反之,如果鱼的规格还未达到预期,或者市场价格仍有上涨的潜力,养殖户则可以选择继续持有,等待更好的出鱼时机。但在等待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鱼的生长状况,做好塘口管理工作,确保鱼的健康。
从长期来看,养殖户需要制定稳健的养殖规划,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定期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减少病害的发生。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因密度过大导致鱼的生长受限和病害传播。根据黄颡鱼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投喂饲料,保证鱼的健康生长。
成本控制也是长期养殖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养殖户还要密切关注市场信息,了解黄颡鱼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可以通过加入行业协会、关注水产市场动态等方式,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黄颡鱼价格的波动虽然给养殖户带来了挑战,但也蕴含着机遇。只要养殖户能够理性应对,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和长期养殖规划,就一定能够在黄颡鱼养殖领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2-28]
-
[02-28]
-
[02-28]
-
[02-28]
-
[02-28]
-
[02-28]
-
[02-28]
-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