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起,中国罗非鱼出口美国将面临高达129%的关税,从而引发罗非鱼产业链连锁反应。塘头价跌至4元/斤以下
中国是世界第一罗非鱼养殖大国,年产量170万-180万吨,其中约55%用于加工出口。据2024年海关数据,中国罗非鱼总出口额达到14.05亿美元,总出口量47.9万吨,其中对美出口量为12.74万吨、出口额4.25亿美元。
据业内反馈,受关税战影响,近日苗场接到大量退单,临时弃养罗非鱼的养殖户在增多,在去年被行业寄予厚望的罗非鱼养殖成为当下业内避之不及的养殖品种,行业被关税阴霾情绪笼罩。
此外,塘头价也出现了持续下滑,到4月10日整体跌至4元/斤以下,近10天累积跌幅达到0.65元/斤。
但是,没有倒掉的行业,近日还有养户在陆续放苗,现在质量过硬的苗种供应在市场上依然吃紧。据海南一知名罗非鱼苗场介绍,当前其公司苗价暂时稳定,1公分规格苗终端价保持在0.16-0.25元/尾,与去年同期持平。
加工厂大面积暂停订鱼美国发起关税大战,对销量单一的海南罗非鱼产业影响尤其大(注:因特殊地理位置,海南罗非鱼出岛困难,基本上以加工出口为主),今年一季度,海南罗非鱼出口同比下降50%-60%。据业内反馈,现在海南加工厂已经不敢再订鱼进厂,近日广东罗非鱼出口加工企业也紧急收缩订鱼计划。据行业报道,一位珠三角加工厂分责任表示,目前出口美国的订单大面积暂停,国内渠道短期内又无法消化出口级别的大规格鱼,导致收购端压力激增。“现在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是根本没人敢收。”业内人士表示,美国此番加征关税,无疑是对行业的封杀。作为一个出口依赖型产业,罗非鱼产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
有行业人士预判,如果情况没有改变,到了6月后,今年春季投苗的出鱼高峰到来,形势很难想象。鱼价长期低迷,或对行业造成全局性的负面影响。
中国罗非鱼行业如何寻求突破?
曾作为国际市场 “弄潮儿” 的中国罗非鱼行业,如今却深陷 “重税困境” 的艰难处境,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冲击与内部变革。当下这一轮罗非鱼价格急剧下跌以及出口业务陷入停滞的状况,很可能仅仅是新贸易格局所掀起的首轮波澜 。
当下,中国罗非鱼行业如何寻求突破?对此,海南、广东天之渔公司总经理刘志利表示,美对华的关税上调不是第一次,曾经多大的风浪我们都扛过来了,没什么可怕的;再说我们对美出口量只占了全国出口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美国市场占比虽然比较大,但不是唯一市场,我们还可以去拓展其他市场,如欧盟、非洲、中东等新兴消费市场;此外,多年来我们也培育了较为成熟的罗非鱼内销市场,中国有14亿人口,内销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加工厂开发的部分罗非鱼预制菜系列产品。
“关税贸易战或能激发行业优胜劣汰,让罗非鱼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刘志利如是说。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4-11]
-
[04-11]
-
[04-11]
-
[04-11]
-
[04-11]
-
[04-11]
-
[04-11]
-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