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对中国所有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目前累计税率高达到145%。高额对等关税之下带来诸多影响,全球对虾贸易格局将发生深刻变革,同时国内对虾养殖可能出现利好,但又引发多重挑战。
近年国内虾价受到进口虾冲击,美国关税风暴会降低我国进口虾竞争力,进口虾会减少,提升国内虾价,利好国内对虾养殖:
第一,人民币贬值,进口成本增加,就是进口虾变贵;
第二,关税增加,我国出口美国减少,对进口虾需求减少;
第三,全球对虾市场需求和供应动态平衡将被关税打破,南美和东南亚增加美国进口量,降低我国进口量。
拉美、印度成美国对虾市场最大赢家
2024年,美国对虾进口总量约76万吨,印度、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三国占比超80%,分别贡献39%、24.5%和17.7%。随着美国对华关税提升至145%,叠加对东盟国家关税普遍升至10%-25%,拉美和印度的竞争优势凸显。
厄瓜多尔凭借13.8%的关税优势,其输美对虾量已占美国市场的24.5%,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份额。2024年厄瓜多尔对美出口18.7万吨,同比下降9%,行业预计其2025年将取代印度成为美国第一大虾供应国。印度尽管面临34.26%的关税,但通过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如调味虾、去壳虾)和强化与零售商的合作,预计2025年对美出口量增长15%-25%。阿根廷受益于零关税政策,2025年2月对美出口量同比激增476%,以高性价比的去头虾填补市场空缺。
厄瓜多尔、印度、阿根廷三国凭借不同策略角逐美国对虾市场。
东盟或成中国对虾进口替代主力但风险犹存
2024年中国对虾进口量约94万吨,厄瓜多尔和印度分别占75%和14.44%。而厄瓜多尔受美国低关税吸引,叠加中国暂定税率提高,厄瓜多尔对华出口或大幅下滑。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因输美关税高企(越南74.6%、泰国36%),转而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CAFTA)零关税优势,通过3-7天海运直达中国市场,物流成本降低30%-40%,冷链损耗率仅5%。业内预测,未来3年东盟对华出口占比或达40%。
尽管格局重塑趋势明显,但风险犹存。中国对进口虾质检趋严(抽检率20%),且东盟国家受养殖病害(如EMS)困扰,产能利用率仅65%-70%,短期扩产受限。此外,厄瓜多尔电力供应问题、印度反倾销税不确定性等因素,或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链波动。
美国关税风波 对国内对虾养殖利好
近年中国对虾养殖行业面临进口低价虾的持续冲击,行情一度疲软。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对虾总量达94万吨,尽管同比下降6.92%,但进口均价连年下滑,从2022年的6.51美元/千克降至2024年的4.84美元/千克,直接拉低国内虾价。以珠三角为例,2025年初进口虾库存积压导致本地30头白虾塘头价一度跌至13-14元/斤,创历史新低。低价进口虾尤其挤压中小养殖户利润空间,而关税风波之下,将利好国内对虾养殖。
人民币贬值叠加关税增加,进口成本增加。2025年4月10日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7.351,创17年新低。且2025年1月1日起,中国对厄瓜多尔冷冻虾进口关税由2%上调至4%,这使得进口成本大幅攀升。2025年一季度中国进口南美白对虾批发价同比上涨15%-20%,30头规格虾价涨幅达18%,主因汇率贬值与关税叠加推高成本。另外,数据显示,2025年1-2月中国冷冻暖水虾进口总量约13.2万吨,同比下降16%,其中厄瓜多尔对华出口量同比减少13%,印度对华出口量更锐减28%。而且对等关税下对虾贸易格局重塑,厄瓜多尔受美国低关税吸引,对华出口将进一步大幅下滑。
对美出口受阻,对进口虾需求减少。美国对华加征最高145%的关税,直接冲击中国“进口原料虾-初加工-再出口”传统模式,加工企业因出口受阻,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美国进口商出于成本考量,纷纷减少甚至取消采购订单,企业订单量急剧下滑。订单锐减导致部分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小型加工企业面临停产或减产。2024年我国对虾出口总量为17.5万吨,其中对美出口对虾1.12万吨,占出口总量6.39%,而在当前激增的关税压力下,这一市场可能完全退出。反之,短期内将进一步压缩进口需求。
1-4月白虾行情呈现前期疲软,随后暴涨趋稳,珠三角、江苏如东等主产区一方面因供应短缺价格领涨,另一方面因近期关税加剧,对虾行情价格预计将继续向好。
中国对虾进口格局生变 或引发多重挑战
国内市场供应承压,价格波动加剧。2024年中国对虾消费量达220-230万吨,进口依赖度超四分之一。随关税攀升,厄瓜多尔对华出口减少将直接导致国内市场供应缺口扩大,短期内推高进口虾价(如厄瓜多尔虾价已上涨10%-20%)。尽管印度、越南等东盟国家可能填补部分缺口,但其产品因养殖病害风险及质量稳定性问题(如印度虾价跌幅达40%),难以完全替代厄瓜多尔的高性价比供应,市场供需失衡或引发价格剧烈波动。
产业链上游资源争夺加剧。中国对虾养殖业长期依赖进口种虾,美国种虾企业(如SIS、汉德克斯等)占据重要市场份额。随着中美互征高关税,国内种虾供应紧张可能导致养殖成本攀升,叠加饲料、人工等成本上涨压力,中小养殖户面临生存危机,行业集中度被动提升或削弱产业韧性。
加工与消费升级受阻。厄瓜多尔虾转向美国市场后,中国进口高端虾产品供给减少,可能延缓国内消费升级进程。目前,中国正推动预制菜、即食海鲜等高附加值品类发展,但进口原料短缺或制约产品创新。同时,国内加工企业因订单流失加速向东南亚转移(如部分美资在华加工厂外迁),进一步加剧就业压力与产业链外流风险。
国际供应链议价权弱化。厄瓜多尔对美出口增长(2024年对美出口量增4%至21.5万吨)将强化其在美国市场的议价能力,而中国在东盟等替代来源地的采购竞争中可能面临价格被动跟涨局面。此外,美国通过关税政策重构全球对虾供应链(印度、厄瓜多尔对美出口量预计增长15%-25%),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话语权或遭稀释。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4-15]
-
[04-15]
-
[04-15]
-
[04-15]
-
[04-15]
-
[04-15]
-
[04-15]
-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