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宫网站发布公告:“中国输往美国的商品现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中国输美部分商品关税飙升,华南三省罗非鱼产业遭受重创,预计关税将达170%,国内罗非鱼市场正经历一场价格“寒冬”。
关税重压下的产业危机
美国作为中国罗非鱼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关税大幅飙升,使得罗非鱼出口遇到了空前的阻力。这直接导致出口成本大幅增加,出口量锐减。在出口受阻的同时,国内罗非鱼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愈发凸显,价格持续下跌。从 4 月 18 日的最新报价来看,广东省茂名、湛江 1 斤以上规格塘头价 4 元 / 斤,肇庆高要 1 斤以上规格 4.1 元 / 斤,江门台山 1 斤以上规格 3.8 元 / 斤,粤北山区(云浮)1 斤以上规格 4.2 元 / 斤,广西北海 4.2 元 / 斤、海南文昌 4.1 元 / 斤,部分地区塘头收购价甚至跌破 3 元 / 斤,已经远低于成本价,众多养殖户面临着巨大的亏损压力。
产业上下游受损严重,不仅影响了养殖户,整个产业上下游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养殖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鱼苗购买、饲料喂养和鱼塘管理,如今价格下跌,导致血本无归。很多养殖户不得不减少养殖规模,甚至放弃养殖,这将对未来的罗非鱼产量产生深远的影响。加工企业订单的减少使得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工人失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面对危机,行业协会与地方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日前,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发出关于保持罗非鱼产业链稳定发展的倡议,呼吁大家团结一致保持生产稳定、积极有为开拓新兴市场、齐心协力开拓国内市场。海南省省长到当地罗非鱼加工企业调研,为罗非鱼行业打气。海南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也发布了倡议书,希望大家团结一致、相互监督,保持按合理价格收购原料,加大收储和加工力度,力争做到不裁员不减量,让广大养殖户养得出、卖得掉,避免弃养现象发生。
从 “价格战” 到 “价值战”:罗非鱼的涅槃之路短期阵痛难以避免,但行业转型已现曙光。美国市场虽然在中国罗非鱼出口中占比较大,但并非唯一“ 生命线”。当前,东南亚、中东、欧盟等市场正成为新增长点。欧美、日本等地区对冷冻罗非鱼片需求稳定,可拓展深加工出口产品(如即食罐头、调味鱼片)。罗非鱼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加工,利于降低终端产品价格,扩大市场覆盖率。
与此同时,中国有14亿人口,内销市场的潜力巨大。罗非鱼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肉质细嫩无肌间刺,适合老人、儿童食用,更符合现代家庭对便捷营养食材的需求。预制菜革命或成为关键突破口,可发力预制菜、团餐渠道,借助盒马、美团等新零售渠道,通过冰鲜整鱼、去骨鱼排等精品包装,助力罗非鱼突破"低端鱼"认知,在Ole'等高端商超实现价格翻倍。随着冷链物流完善和消费升级,深加工罗非鱼产品在下沉市场和便利店渠道也有很大的商机。
若能在3-5年内实现出口市场分散、内销占比提升,罗非鱼产业有望从“价格
战”转向“价值战”。罗非鱼产业的困境,是中国农产品全球化进程中遭遇的典型缩影。当一条鱼背负起产业链百万人的生计,其突围之路注定是一场关乎生存智慧的全民战役。关税重压撕开了中国罗非鱼产业的旧伤疤,却也催生了刮骨疗毒的勇气。从“国际鱼”到“国民鱼”,从低端代工到品牌崛起,这场寒冬或许正是产业涅槃的起点。
不过也有人认为罗非鱼想从一条过度依赖出口的“国际鱼”变成一条内销为主的鱼,也就是喊一下口号罢了,毕竟罗非鱼“出口转内销”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产业格局依然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这次关税搞的这么厉害,又谈什么转内销了,不知道是不是又是口号”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4-21]
-
[04-21]
-
[04-21]
-
[04-21]
-
[04-21]
-
[04-21]
-
[04-21]
-
[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