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中国肉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链各环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7月25日,第八届全国肉牛产业技术研讨会特别设立的会前会圆桌论坛在吉林长春成功举行。论坛邀请来自养殖、加工、销售、金融、保险等领域的专家代表,围绕“中国肉牛产业产加销一体化”这一主题展开线上线下的深入讨论。参加圆桌论坛的嘉宾有:呼伦贝尔(肉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堃,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长春博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辛亮,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赵立峰,深圳雪王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辉,浙江美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艳民,以及安盟财产保险吉林省分公司农业及农村保险部总经理尹小明。7位嘉宾代表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回答了观众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为肉牛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孟庆翔教授主持。
1. 主持人:请各位嘉宾简要自我介绍
王艳民:浙江美牛成立不到三年,在浙江有四个屠宰场,每天屠宰量约120-130头/天。浙江美牛近几年搭建了三张网:一是销售服务网,针对长三角地区,以浙江为中心辐射苏南、上海和江西部分地区,用互联网思维从屠宰场直接到消费终端;二是生产履约网,围绕销售区域在200公里以内布局了四个屠宰场;三是牛源供应网,与育肥场、贸易商合作协同,保障牛源的供应。
辛亮:长春博瑞科技是一家反刍营养公司,也是一家人才公司,有国家级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直致力于精准营养,节本增效,为牧场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发挥资源优势为牧场降本,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肉牛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为牧场节本增效,此外通过发挥原料的溢价率,助力牧场持续盈利。博瑞一直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健康优质的好牛肉贡献力量。
高观:中国肉类协会的前身是商业部的食品局,这个局归属商业部从1954年—2013年管辖60多年,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把职能转交给农业部,1992年商业部撤销的时候成立了肉类协会,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在肉类领域,中国肉类协会和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自2019年以来开展了好牛好肉品牌培优活动,希望和大家一起把中国的肉牛产业做得更好。
邵堃:呼伦贝尔肉业集团从2002年开始介入中国的肉类产业已经23年,可以说是全中国干得最杂的企业,拥有从种地到养殖、屠宰加工、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有四个基地,分布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赤峰、辽宁铁岭、天津,员工3000多人,年销售额80多亿元。
赵立峰:我来自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是吉林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从事动物疾病诊断、治疗的教学、科研与研究生指导工作。
陈辉:我们公司是一家冷链物流企业,公司专注B2B同城冷链配送,服务范围覆盖上海各大商圈及东南沿海干线城市,主要客户为高端酒店、餐饮及冷冻食品供应商。在全国有十几个冷库,从去年9月份囤了大量进口牛肉。公司有一个金融板块,做农产品期货,如棉花、白糖、生猪、豆粕、玉米等,在杭州建有一个数据中心,从2023年开始对肉牛进行大量调研和跟踪,2024年底进入肉牛养殖领域。
尹小明: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法合资企业,主要是把欧洲、法国上百年的农业保险发展经验引入中国,同时肩负着中方股东的社会责任,自2011年开始在吉林省农业保险市场进行深耕发芽。当时从几个角度做农业保险,保险作为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民生保障的保障器,社会稳定的稳压器;同时从吉林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保险的需求开展保险业务、研发保险产品,特别是从2015年在省畜牧业管理局的带领下,在延边州开发吉林首单延边黄牛的保险业务,促进了肉牛行业的融资通道,且通过保险助力边疆少数民族的产业振兴,也为强边富农、助力边疆脱贫攻坚工作做出贡献。截至目前,我们公司在吉林省累计承保肉牛103万头,提供风险保障104亿元,提供赔款金额2.9亿,受益养殖户达到4.2万户。
2. 主持人:最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进口牛肉的进口量,肉牛业的企稳向好也与这个措施有一定关系,各位专家怎么看?
邵堃:从春节后到现在,进口冻品市场囤货明显上涨,幅度超过20%,最明显的是,以天津港(全国肉类进口第一大港,占全国三分之一)为例,春节前天津港口的存储量约100多万吨,2、3月份冷库存储率40-50%,现在接近70%,说明大家看好后市,买货积极性高了,相应库存量增加了。但是库存量越大,对后市牛价会有一定的压制作用。从去年牛肉价格的动荡开始,这波最赚钱的是去年甚至到现在买母牛进行育肥的群体;其次是买小公牛育肥的群体,即使现在价格落一点大约也有50%的利润;东北和内蒙育肥牛的价格在13.5-14元/斤,即使现在还没出手的人,也会有不错的利润;还有母牛繁殖户,去年赔钱,但目前也开始赚钱了,大约有1500元的收益。唯有屠宰加工场,无论是肉牛还是肉羊,90%以上的屠宰场都是亏损的。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你是养殖的,下一步要走种养结合的道路,起码可以省百分之十几的成本,而且粪污还可以自己处理,避免环保压力的不利影响;如果你是做饲料的,下一步要考虑介入养殖领域或全力为养殖场服务,因为单纯靠卖饲料会受制于人,而且饲料企业介入养殖具备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比单纯养殖户有优势;如果是屠宰加工厂,必须把产品当天卖出去,做到全品系销售,不要等冷冻后日后再卖。
3. 回答现场观众提问:日本进口的和牛在中国未来高端化的市场,嘉宾怎么看?
陈辉:目前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日本和牛都是走私货,澳洲和牛是可以正规进口的,且分级和日本不一样。日本和牛进中国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有进口,可以关注中国海关总署的网站,至少提前一个月海关会发布公告,有人说8月5日开放日本和牛进口,我认为可能性不大,而且日本和牛数量较少,即使开放进口,对我国和牛需求市场的影响几乎忽略不计。
4. 回答网友提问:截至目前中国育肥肉牛月增重能达到什么水平?造肉成本多高?
辛亮:目前我国牧场的平均日增重水平式1.4-1.6kg/d,造肉成本在7-10元/斤不等(基于东北地区及其周边的饲料成本)。中小牧场全成本在11-12元/斤,规模牧场全成本在13元甚至更高。
5. 回答网友提问:技术创新如何降低产加销一体化的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推广中面临哪些技术普及障碍?
王艳民:我认为分三个层面,一是内部管理和外部协同,内部管理是全链条细节上的把控,外部协同方面,如北牛南调,需要与供应商协同,将发车计划匹配到屠宰计划,做到待宰时间缩短到0.5天;其次是通过提供最优运输路线,缩短运输时间,中途补水等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牛只伤亡和损失。第三是在牛副产品方面增值,达到一头牛的价值最大化。
6. 主持人:养牛的资金怎么解决?在吉林如何做好专项贷,怎么让老百姓用好这些资金?
尹小明:金融、保险和银行是我们整个肉牛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为肉牛产业发展注入活水,银行放贷需要活体抵押等要求,保险通过保单可以进行活体抵押。在吉林省财政厅的牵头下,通过银行和保险合作,为有贷款需求的养殖户,通过政府、保险、银行、养殖户四方合作给予贷款,解决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资金压力。针对养殖户可以参保的肉牛出具保单,客户拿着保单去合作的银行申请获取活体贷,即可获取融资需求。
主持人追问:如遇到牛价下跌,已经贷出去的资金如何保证回款?
尹小明:保险行业是按照当时市场价格以及保额来确保肉牛保单的保障程度,银行按照此来放款,不会影响养殖户的融资能力和需求。
7. 主持人:疾病是肉牛养殖户遇到的最大风险之一,牛病防控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
赵立峰:目前养殖户在疫苗的免疫方面,除了口蹄疫、布病普遍做之外,很多疫苗不仅没听过,更没做过,但往往像牛病毒性腹泻、牛鼻气管炎等疫苗是真正制约犊牛咳喘、腹泻的真正原因,而且由于不是强制免疫,造成疾病反反复复,效益降低。2025年推出的牛支原体疫苗,特别是以后想要延伸产业链,包括从事育肥的养殖企业,建议做这个疫苗,更建议反推到收购端也建议做此疫苗。
追问:美国的种牛是打疫苗的,而中国的种牛是不允许打疫苗,是否和中国的兽医防疫制度有关系?
中国种牛不打疫苗主要是布病和结核不允许进行疫苗免疫,要求检出后必须淘汰精净化,属于非免疫净化要求。其它疾病还是要求免疫的。
8. 现场观众提问:1、冻肉有没有保质期?2、巴西、阿根廷进口的牛肉品质比较低,对国内牛肉市场影响如何?
高观:以前规定冻肉保质期为一年,进口肉为两年,有些企业反映竞争条件不公平,建议更改;原来定冻肉一年保质期是基于肉不够吃和耗电量比较高的原因,因此国家规定储备肉的保质期为一年;后来进口肉越来越多了,企业反馈不能再延用一年的保质期规定了。很多国家也没有制定冻肉的保质期。因此,中国肉类协会制定了一个团体标准,定为两年,与国际标准对标看齐。
今年上半年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牛肉都有大幅减少,是因为我们增加了来自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进口量,但这是不是长期的国家战略还未知。今年上半年进口牛肉减少10%,从巴西减少了5%。
9. 回答网友提问:预制菜赛道火爆,但牛肉类产品同质化严重,加工企业如何通过一体化模式打造爆款?
陈辉:预制菜是网上的热门词,很多评论是反对预制菜的,现在国家修订预制菜的标准,虽然是同质化,但是也有差异化,我有很多差异化预制菜的具体事例,说明找到相应差异化的产品还是有市场的,而且来自正规大厂的预制菜的安全卫生也有有保障的。
10. 直播电商、社团团购新渠道对传统牛肉销售的冲击,有什么应对方法?
陈辉:直播电商、社团团购新渠道也是在特定的场景中销售,对传统销售影响不大。
11. 给牛注射什么药物抗应激效果好?
赵立峰:首先增强机体免疫力,建议口服一些活菌制剂、电解多维、干扰素等。
12. 如何看待未来秸秆在肉牛养殖中的长期作用?
辛亮:在养殖过程中,秸秆可以过腹变肉,是把秸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在实际利用过程中,需要系统分析秸秆怎么用好,真正实现节本增效,同时产出高品质牛肉。经过论证后,资源利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青黄贮,同时提高青黄贮的标准。中国第一本青贮白皮书是博瑞做的,同时提了一个青贮的标准,即干物质可以达到30%以上,淀粉含量30%以上,乳酸达到6%以上等,除了营养指标,还有卫生指标,颗粒度的标准。其实在肉牛的养殖中,管理的机会大于营养的机会;想把肉牛养好,从设定配方到加工配方再到投喂配方,到消化的配方达到一致,营养方案就执行到位了。另外,把加工做好也可以减少营养方案落地的难度,还有就是把本地原料利用好,推行青贮,控制好各项指标,推行茎穗兼收,也是提高我们肉牛产业竞争力的方法。
13. 主持人总结
本次圆桌论坛通过多维度、多角度的深入交流,为中国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从养殖端的精准营养与疾病防控,到加工环节的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再到销售渠道的多元化拓展,与会嘉宾们共同描绘了产业协同发展的美好蓝图。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肉牛产业必将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的良性循环,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牛肉产品,推动整个产业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
[07-30]
-
[07-30]
-
[07-29]
-
[07-29]
-
[07-29]
-
[07-29]
-
[07-29]
-
[07-28]
-
[07-28]
-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