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月大部分猪企销售数量、收入和价格环比下滑
2023年1月上市猪企出栏数据相继出炉,大部分猪企呈现销量和收入环比下滑、同比增长,价格下滑的情况,销量和收入环比下滑主要是春节因素以及价格下滑造成的,价格的下滑以及同比增长背后说明头部猪企的产能是在继续扩大的。
且大部分猪企生猪销售均价再15元/公斤以下,只有东瑞股份保持18.67元/公斤的价格,仍然处于盈利的阶段。
二、鸭苗一个月涨价250%,鸭掌一天涨1000元/吨
经历2019年的辉煌后,行业陷入无序扩张,市场供需迅速失衡,种鸭从业者遭遇了持续30个月的亏损,期间很多人告别了这个行业,仅存栏100万只以上的大户就退出了五六家,中小产能更是倒闭无数,国内三年前日出苗量在1500万-1600万羽左右,目前只有700-800万羽。”
今年1月,种鸭行业出现转机。山东种鸭联盟报价平台显示,鸭苗价格从1月1日的2元/羽攀升至2月6日的7元/羽,一个月左右,涨幅高达250%。随着供需关系的转变,鸭苗、鸭产品开始供不应求。
春节后肉鸭产品的价格也一直在涨,特别是副产品,一天一个价,供不应求。华英农业市场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现在鸭翅是一吨300-500元的涨,而鸭掌有时候一天就涨1000元/吨。
三、华统股份与抚州市战略合作 拟76亿元投建生猪全产业链项目
华统股份2月7日午间公告称,为深化双方在生猪全产业链建设领域的合作,促进抚州市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2月7日,浙江华统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与抚州市人民政府在抚州市签订了《抚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华统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抚州市华统生猪全产业链项目的合作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根据协议,公司与抚州市农垦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抚州市绿缘实业有限公司拟投资76亿元。协议有效期限六年,超出期限未开展合作的自动解约。
四、福成股份斥资6.5亿元加码养牛业务
2月6日晚间,福成股份披露公告计划投资扩大肉牛育种养殖规模,计划总投资金额6.5亿元左右,其中3亿元左右用于建设两个可容纳1万头牛规模的养牛场,计划2023年内建设完成;3亿元左右用于采购约2万头活牛;5000万元左右建立一个优质种牛培育中心,包括建设牛舍、购买优质种牛及配套设备,同时邀请中国畜牧业协会专家合作共同研究优质种牛。
五、2022年正邦商品猪收入大降7成,14万人离职,还面临超6亿还款
正邦科技近日麻烦事不断,除披露糟糕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外,1月31日还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被要求说明报告期内仔猪压栏导致死亡率偏高、肥猪提前出栏导致均重严重偏低的具体情况等事项。此外,其与大北农合同6亿纠纷被立案也引发市场关注。
正邦科技表示,其去年生猪养殖板块销售生猪844.65万头,销售价格1060元/头,销售收入90亿元,毛利亏损约45亿元,毛利率约-50%。2022年正邦科技商品猪销量比重大幅下降,从2021年度的90%降至60%;同时,商品猪销售均重由2021年度126公斤/头下降到96公斤/头,加上销售价格的下降,单头收入下降650元左右,营收同比下降逾7成。公司人员规模也从2021年超2万人大幅缩减至去年末约8000人。
此外,正邦科技与大北农的合同纠纷案处于已立案、尚未开庭审理阶段。正邦作为此案件的被告,根据《应诉通知书》,或面临预付款50000万元、利息905.75万元、违约金10000万元、律师费损失35万元及涉诉其他费用暂计约60940.75万元的高额还款。
六、德州扒鸡冲刺IPO:遭证监会51问
去年7月,德州扒鸡向证监会递交招股书,拟于沪市主板上市。根据招股书,德州扒鸡预计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拟募资金额7.58亿元,主要用于新建食品加工项目、生产线建设以及营销网络、品牌升级建设项目等。
实际上,作为百年老字号,德州扒鸡不缺市场认知度,但若细究近些年发展,似乎仍难以摆脱“有品类无品牌”的困境。与此同时,受限于地域依赖、品类较单一所带来的营收疲软,也在制约着德州扒鸡的进一步发展,能否顺利实现上市存在不确定性。
本周豆粕价格已接近4500元/吨,其它原料呢?详情请关注明天饲料行业信息网公众号发布内容。

-
[06-27]
-
[06-20]
-
[06-13]
-
[06-06]
-
[05-30]
-
[05-23]
-
[05-16]
-
[05-09]
-
[04-25]
-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