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分析人士:国际市场丰产 菜粕走势趋弱
更新时间:2023年2月10日 作者:佚名 来源:期货日报 杂粕论坛

  期货日报2月10日报道:近期,菜粕整体呈现振荡走势。市场人士表示,受益于加拿大菜籽丰产影响,全球油籽类供应开始转入宽松格局,菜粕走势跟随国际油籽丰产趋弱。

  弘业期货菜粕分析师陶朝辉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菜粕走势以跟随豆粕价格波动为主。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阿根廷干旱天气所造成的大豆减产上。根据美国农业部2月供需报告,不利天气导致产量预估下调至4100万吨,此前一月预估为4550万吨,而阿根廷本国一些机构的预测则低至3450万吨。然而,阿根廷减产一定程度上为巴西大豆增产所抵消。当然,阿根廷后续的天气发展还会令市场对国际大豆价格进行进一步的定价。

  “进入2月以来,市场关注重心从阿根廷的不利天气逐步转向即将落地的巴西大豆丰产,偏宽松的原料供应将使得粕类整体承压下行。”银河期货菜粕分析师陈界正对记者说。

  据徽商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张应钢介绍,从加拿大菜籽方面来看,加拿大谷物委员会(Canadian Grain Commission)1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当周,加拿大菜籽出口量较之前一周的22.73万吨下降23.1%至17.47万吨。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1月22日,加拿大菜籽出口量为411.49万吨,较上一年度同期的326.65万吨增加26%。而库存方面,加拿大统计局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加拿大菜籽库存为1135.6万吨,远远高于上年同期的878.6万吨。加拿大菜籽库存大幅增加使加拿大菜籽期货盘面承压。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起,菜籽月度进口量大增,增加了菜粕供应。陶朝辉分析称,虽然从年度菜籽进口数据上看,去年国内油菜籽进口量同比依然下滑,但月度数据却显示出菜籽进口迅速增加的趋势。根据船期数据预估,2023年2月和3月,菜籽月度进口将延续此前的大增势头。

  “进口菜籽大量到港,工厂维持较高开机率。1月国内进口菜籽压榨总量为50万吨附近,环比极为接近,同比增加逾两倍。随着春节后榨企开机率逐步回升,菜粕产量、供应量逐步增加,菜粕库存较春节前大幅攀升,叠加需求端仍处于季节性淡季,对菜粕价格构成压力。不过,菜粕盘面贴水、豆菜粕价差高企,菜粕对豆粕替代优势明显,一定程度上也支撑菜粕价格。因此,短期内菜粕或继续维持高位振荡运行。”张应钢说。

  陈界正认为,目前,豆菜粕价差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菜粕在饲用性价比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饲料厂上调菜粕比例,因而当前菜粕提货量也同样处于较高水平,油厂采购和预售进度均相对较快,现货及近月基差维持坚挺。从基本面来看,国内菜粕将整体呈现供需两旺态势。虽然从全年来看,国内菜籽进口量将明显超过去年水平,但整体来看菜籽供应压力主要集中在近月,季节性以及高价差对提货的带动将使得后续库存压力可能小于豆粕。因而菜粕走势虽然跟随国际油籽丰产趋弱,但实际表现或强于豆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2月国内油菜籽主产区不利天气也会影响菜籽产量。”陶朝辉表示,今年1月,国内油菜籽部分主产区降雨天气较多,且据中国气象局预报,2月南方地区仍然多阴雨天气。江汉南部、江淮、江南、华南及贵州等地累计降水量有40—70毫米,江南部分地区有80—150毫米,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五成至两倍。而低温阴雨天气会造成油菜长势弱、授粉不良、病虫害多等问题,进而导致减产。不过,目前阿根廷以及国内菜籽产区的天气影响还不明朗,菜籽进口增加的影响则已初步显现,操作上建议关注为主,注意回落风险。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菜粕,菜粕行情,豆粕,豆粕价格相关的文章:

标注“本站原创”的信息为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信息,未经本网的明确书面认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内容。对于任何侵权行为我们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图片新闻
广告
广告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