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菜系粕强油弱格局延续
更新时间:2023年2月21日 作者:佚名 来源:期货日报 杂粕论坛

  期货日报2月21日报道:春节后油脂的需求逐渐疲软,菜油成为油脂中最弱品种,菜粕则呈现出较强的韧性。

  2023年全球油料供应由紧转松,尤其是大豆产量目前因南美天气存在不确定性,但是菜籽丰产已经定局,油菜籽从去年年底开始集中到港。菜系产品近期呈现粕强油弱的格局。

  菜油2305合约重心明显下移,近期围绕10000元/吨关口波动。期价走弱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存在增加预期。春节后油脂的需求逐渐疲软,菜油成为油脂中最弱品种,菜粕则呈现出较强的韧性,在3100—3300元/吨区间振荡。后期随着油厂开机率提升,菜油、菜粕供应继续增多,而菜油消费逐渐减弱,菜粕消费因水产养殖季节到来逐渐增加,预计粕强油弱格局将持续。

  油菜籽进口量大增

  随着2022/2023年度油菜籽产量恢复,加拿大油菜籽出口价格大幅下跌,利润好转叠加中加关系缓和,国内买船量激增。据海关统计,去年11—12月油菜籽进口量分别为47.67万吨和54.49万吨。调研显示,今年1月,沿海地区进口菜籽数量71.5万吨,2月约62万吨。这4个月进口量预计超过230万吨,同比超200%。从压榨量看,去年12月沿海油厂菜籽压榨量为50.40万吨,今年1月受到春节油厂放假影响压榨量为42.5万吨,预计2月压榨量仍有上行空间。

  菜油方面,受天气未转热、各地消费复苏明显等因素影响,菜油从去年年底进入消费旺季,下游提货明显增加,全国菜油库存处于缓慢累库阶段。截至2月17日,广西、华东及沿海地区菜油库存17.03万吨。预计随着气温升高,菜油消费逐渐减少,菜油库存3月将进一步重建。

  菜粕方面,自去年12月起,随着进口菜籽到港,且冬季水产养殖较少,菜粕消费处于淡季,菜粕开始累库。但豆粕、菜粕现货价差约为1300元/吨,菜粕性价比较高,在反刍动物饲料里的添加比例相对提高,菜粕的替代消费量增加,累库稍显缓慢。截至上周,沿海地区主要油厂菜粕库存为2.9万吨,仍处于低位。4月开始,水产养殖恢复,菜粕库存预计短期难以重建。

  中央一号文件再提扩种油料

  近期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继续聚焦三农问题。文件明确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统筹油菜综合性扶持措施,推行稻油轮作,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我国油菜籽主要从加拿大进口,油料作物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几年政府大力推广大豆油料扩种任务,且去年开始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油菜面积达1.09亿亩,比上年增加了近400万亩,连续第四年恢复性增加,产量达1553万吨,增产81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

  今年将继续通过新增耕地、种质创新、合理轮作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大豆、油菜的扩种潜力。除了供给端增加油料的自给率,消费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在养殖饲料中,豆粕不同程度上可以被菜粕、花生粕、亚麻粕、葵花粕、芝麻粕、棉籽粕等替代。从政策上看,中央一号文件对国内菜籽的供应和需求双向加码,国产菜籽的产量将进一步提高,菜粕的需求也有望提高,总体来说,对菜籽价格影响中性偏空。

  目前,沿海各油厂菜籽库存为30.4万吨,处于高位,未来开机率仍有上升空间,菜油、菜粕供应双增加是中长期格局,压制菜油、菜粕价格。从基本面看,粕强油弱的格局或将延续。主要风险点:后期巴西大豆若顺利丰产,将对豆粕价格产生利空影响,或带动菜粕价格下跌。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菜粕,菜粕行情,豆粕,豆粕价格相关的文章:

标注“本站原创”的信息为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信息,未经本网的明确书面认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内容。对于任何侵权行为我们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图片新闻
广告
广告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