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日本核污水排海引发国际担忧 中长期来看对菜粕供需有冲击
更新时间:2023年8月31日 作者:佚名 来源:期货日报 杂粕论坛

  2023年8月24日13时,日本政府正式实施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放。东京电力公司称,2023年将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约3.12万吨,而完成全部污染水的排放需要至少30年的时间。

  日本核污水排放事件源自2011年的福岛核泄露事故。由于强烈的地震和随后的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为了避免核反应堆的进一步损坏和潜在的堆芯熔毁,东京电力公司采取了紧急措施,向反应堆注入大量的海水进行冷却。截至目前,福岛核电站的1000多个储水罐已无力承担此次事故产生的超过130万吨的放射性核污水。

  事实上,面对如此庞大的核污水存储问题时,日本政府有多种处理办法。其手段包括固态填埋、电解释放、蒸汽排放及注入地层等,但日本政府最后却选择了成本最低,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风险的方法——将处理后的核污水逐渐排放到海洋中。

  尽管东京电力公司反复强调,在经历一系列净化程序后,废水中的大多数放射性元素都已被清除,但国际研究机构和日本本土的环保组织均提出了不同的质疑。据日本环保组织FOE Japan的研究显示,除氚外,处理后的核污水中碘-129、锶-90、铯-137和钚-239等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仍然超出标准,有些甚至超标近两万倍。而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自日本开始排放核废水之日起,不到两个月,放射性物质便可能扩散到太平洋的大部分区域,3年之内,美国和加拿大的海域都将受到影响。

  由此可见,处理后的核污水对人类和环境的实际影响远比日本政府对外所说的那样更加严重。对于日本政府选择牺牲海洋生态及全球公民的长期福祉的方案背后的考量,除去处理技术不足、需要其他政府介入协助、政治不稳定性增加等因素外,日本经济面临的压力可能也是政府不愿选择高成本方案的原因。

  中长期来看对菜粕供需有冲击

  来自清华大学团队模拟结果表明,日本核污染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按排放日算起核污水或将于2024年4月到达我国海域。我国水产养殖的旺季一般在每年5月到10月之间。“按照清华大学团队的模拟结果来看,明年4月污水将到达我国海域,而这正是我国水产养殖旺季开始初期,在此情况下,海水产品需求缩减,海洋牧场养殖或受影响,淡水养殖规模或有较大明显增量。”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冰欣说。

  根据水产品总产量划分,美国、俄罗斯、日本、挪威、智利为全球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总产量居于全球前列。具体来看,大部分海外国家的水产品产量也主要来自捕捞而并非养殖,中国的养殖产量远超捕捞产量。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3年1—7月我国可食用水产进口金额533.94亿元,其中日本可食用水产进口额占比4.06%。可见,通过进口日本可食用水产品的比重并不大。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对日本水产出口影响较大,对我国水产供给影响较小,这部分可以直接转为国内市场供应。“但是由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将会持续发酵,也将影响国内水产品的消费偏好。在老百姓对海洋污染担忧加剧的影响下,不排除未来对海水养殖水产品的抵制,转而增加对淡水养殖水产品的需求。但是由于国内淡水养殖区域相对固定,继续扩容空间较为有限,因此从长期需求的角度来看,对菜粕的水产养殖需求带来不利影响。”宝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毕慧说。

  核污染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我国及周边国家的水产品也将大量减少。核污水排放虽对我国近海渔业影响很小,但对我国远洋渔业有较大影响,核污水排放必将影响我国的海洋牧场养殖与远洋捕捞量,国内供应将出现较大缺口。“未来淡水水产品需求有望增加,淡水养殖价格将上涨,将促进养殖户增加养殖量,进而增加菜粕需求量,但此消彼长,我国海水渔业中的菜粕需求预计会有缩减。”刘冰欣说。

  毕慧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全球油菜籽即将进入定产期,除了澳大利亚减产外,其他国家产量稳中有增,但菜籽主要出口国期末库存十分脆弱,将为菜系期价提供持续支撑。国内进口油菜籽到港节奏需要关注,影响油厂开工,今年国内水产旺季不旺,8月水产料需求同比减少,预计9月的水产料环比增幅20%以上,秋季补苗情况需要关注。目前国内菜粕库存位于历史同期低位,除了广西地区的菜粕库存超过2万吨以外,广东和福建地区的菜粕库存接近零。同时,在豆粕-菜粕价差持续走扩之后,菜粕的性价比优势凸显,目前饲料企业对9月的菜粕备货较为充足。

  从USDA的8月供需报告数据来看,2023/2024年度全球菜籽产量和消费双双下滑,但产量由于下滑幅度更大,库消比为从上年度的6.46%下滑至5.91%,产量下滑主要是乌克兰因种植面积大减,产量同比下滑40.96%。而全球菜粕产量略有增加但期初库存同比下降,导致2023/2024年度总供给减少,而需求上升,因此库消比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至2.91%,从全球来看,菜粕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国内方面,近几年菜粕供需均较为稳定。USDA的8月供需报告数据显示,我国2023/2024年度菜粕产量为1080万吨,较上年度同期的1103.5万吨下滑2.41%,进口量在近几年均在200万吨左右,占据总消费的15%。“我国菜粕主要是以进口菜籽压榨为主,菜籽今年进口较为充裕,1—7月总进口量为351.91万吨,同比增加了3.58倍,但供给的压力今年主要体现在菜油上,菜粕表现一直较强。8月以来国内菜粕有累库迹象,主要因二季度以来菜粕价差涨势过大,豆菜粕价差持续缩窄,菜粕价格优势消失,因此饲料企业开始转而采购豆粕。不过预计在水产消费高峰期结束前,菜粕有望维持偏强走势。”刘冰欣说。

  记者注意到,在我国,淡水产品与海水产品产量各占水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老百姓对海水产品需求的下降,一部分市场需求转向淡水产品,一部分需求转向其他肉类蛋白替代。“对于畜禽养殖的替代需求或有些许提振,从对整个养殖板块的影响来看,或有部分水产需求被畜禽需求挤占。同时,由于畜禽养殖中的菜粕添加比例远远低于水产,对于豆粕和玉米的消费支撑将会强于菜粕。”毕慧说。

  如何看养殖板块的后市?刘冰欣认为,菜粕的需求有望在淡水养殖板块增加,但在海水养殖也有缩减,此消彼长,菜粕整体需求增幅变化不会有太大波动。不可忽视的是,海产品消费的下滑,除了淡水产品替代外,也可以用其他的蛋白食品替代,如豆类、乳制品等,中长期来看这类食物的消费有望增加。

  相比豆粕,菜粕的供应稳定性较差,受到地缘局势和油菜籽进口到港节奏的影响,进口菜籽供应体量远小于豆粕,供应稳定性弱于豆粕,也成为影响企业菜粕采购需求的重要参考因素。“现阶段虽然菜粕较豆粕更有性价比,但是市场需求却未见放量。9月豆粕供应趋紧后,一旦后期饲料企业集中采购转向菜粕,菜粕价格的高弹性特征明显,不排除菜粕价格出现大幅补涨的可能性。短期菜粕期价走势跟随豆粕,偏强运行为主。”毕慧说。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菜粕,菜粕行情,豆粕,豆粕价格相关的文章:

标注“本站原创”的信息为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信息,未经本网的明确书面认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内容。对于任何侵权行为我们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图片新闻
广告
广告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