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公布的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微降至51.3,为三个月以来的低点。结合多个分项数据来看,近期国内外疫情反复对于供求两侧的负面影响显现。同时,供应商库存短缺和局部地区疫情压低了供应商供应时间指数,部分企业主动补库,原材料库存指数六个月来首次高于荣枯线。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指出,财新中国制造业PMI连续第十四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平稳扩张。
分析认为,第二季度末,生产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PMI综合指数。当月产出增速轻微,创下2020年3月后最低记录。调查样本企业反映,疫情和生产资料供给困难,拖慢了产出增速。新业务总量的扩张步伐在6月份也有所放缓,增速偏低,为3个月来最弱。采购活动增速也放缓,整体仅有小幅扩张。
不过,6月份制造商继续增加用工,增幅虽然不大,但已是2013年1月后次高记录。王喆表示,制造业就业连续第三个月保持扩张,且扩张速度加快,就业指数录得七个月内的最高值,也是2013年2月以来的第二高点。企业开始不断增加劳动力的使用,需求侧的持续改善正向反馈至就业市场。
同时,通胀压力也有所缓解,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较前月下降7个百分点左右。王喆指出,虽然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下降,但仍大幅高于荣枯线。企业反映工业金属和能源价格居高仍是成本端上涨的主要原因,出厂端价格随之继续上扬,涨速同样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采购库存在6个月来首次出现回升,供应商供货速度却持续明显下降。王喆表示,供应商库存短缺和局部地区疫情压低了供应商供应时间指数。有鉴于此,部分企业主动补库。市场需求的增加则令产成品库存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从市场预期看,制造业企业家对未来保持高度乐观,生产经营预期指数高于长期均值。
“总体而言,2021年6月,海内外疫情对经济虽有不利影响,但总体不改制造业稳步扩张态势。”王喆说,市场供需保持稳定,外需也较为平稳。就业市场持续改善,行业景气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动能犹在。他也强调,进入下半年后,去年的低基数效应不断减弱,经济下行与通货膨胀压力交织,仍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