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外盘跌得凶,内盘豆系却相对抗跌!其中,豆二期货2210合约在日盘上涨0.92%的基础上,夜盘时段仍收涨0.68%。豆二期货2211合约也相对坚挺。
对于豆二期货的相对强势,市场人士纷纷表示,这与进口大豆到港偏少有关。
“预估9月进口大豆到港679万吨,低于8月的705万吨,10月进口到港540万吨(历史月均621万吨,2021年同期510万吨),11月进口大豆到港880万吨(历史月均810万吨,2021年同期857万吨),11月前国内进口大豆到港偏少,因此10月合约价格相对坚挺。”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农产品分析师聂波告诉记者。
中国国际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吴媛瑾表示,近日豆二期价相对坚挺反映出阶段性进口大豆供给偏紧预期,此外,期价也逐步向进口豆到港价靠拢。
“需注意的是,我国豆二期货的交易标的为进口大豆,参与交割的进口大豆,只能调往满足防疫要求的指定加工厂,也就是说买方要么是具有加工能力的油厂要么在交割后委托油厂加工,油厂交付豆油和豆粕,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加工费。另外由于从原产地发运、在途、到港等一系列因素不好控制,最终进口到港时间不好把握,时间、品质等风险因素多。”聂波说,“豆二2210合约估计是巴西8月船期大豆来交割,根据之前巴西8月船期的CNF报价,到港成本在5000-6000元/吨左右。”
从9月23日进口大豆拍卖情况来看,聂波告诉记者,其中拍卖量为50万吨,成交均价为5487元/吨,成交率为24%,基本上是河北和山东内陆地区成交,距离豆二期货交割库有一定距离。而交割库地点的拍卖底价在5600—5700元/吨,还是比2210合约价格高,无成交。
在吴媛瑾看来,未来要继续关注美豆、南美豆升贴水变化及CBOT大豆期价的指引。
山东地区出现断豆停机,豆粕现货价格9月以来上涨19%受进口大豆成本上涨、国内到港大豆数量偏少及下游饲料需求旺盛的影响,9月以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也加速攀升。截至9月23日,上甲数据显示国内豆粕现货价格达5344元/吨,9月以来上涨857元/吨,涨幅约19%;较今年年初上涨1754元/吨,涨幅约48%。
盘面上,截至9月23日下午收盘,豆粕期货主力2301合约结束五连阳走势录得0.49%的小幅下跌,至4047元/吨。
消息面上,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消息,近期山东地区的油厂因大豆供应不足、国庆长假放假以及电厂检修而出现大范围停机,只有少数的时间段内能够正常开机压榨。对此,吴媛瑾对记者表示,2021年山东工业饲料产量占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5.25%,居于全国省份首位。当前山东地区油厂出现大范围停机,且正常开机压榨时间少,势必会对当地及周边区域的豆粕供给产生一定影响,影响国内豆粕市场供需及价格。
“由于山东地区的断豆停机,豆油及豆粕出现了限量提货甚至停止开单的情况,区域内的基差报价迅速走高。且豆粕的供给短缺并非仅仅出现在山东地区,全国整体的大豆供给均出现了紧张情况。”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边舒扬说。
从近日来豆粕的供需端变化看,吴媛瑾表示,美国大豆收获工作逐渐展开,南美大豆播种工作拉开帷幕,阿根廷农户加快大豆销售步伐,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引发需求担忧,同时美豆单产基本定形,近期晴朗少雨天气对大豆收获有利。但由于今年冬季拉尼娜天气大概率持续,需继续密切关注巴西南部大豆产区天气情况。
从国内来看,9—10月国内大豆到港量偏低,豆粕库存持续下滑。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回落至181万吨,库存下降幅度放缓。同时,由于上周大豆压榨量回落,豆粕产出减少,饲料养殖企业提货较为积极,油厂外压车排队提货、限号提货的情况普遍,豆粕库存继续下滑。
在巴西大豆价格高企、国内豆粕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记者注意到,近日阿根廷的降价大豆更受青睐,中国大幅增加了阿根廷大豆的购买量。据《联合早报》21日报道,过去两周,中国从阿根廷订购多达300万吨大豆,这一数字接近中国去年全年从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
那么,阿根廷大豆采购量增加是否能缓解国内豆粕偏紧供应呢?三立期货农产品研究员陈晨认为,短期来看,阿根廷大豆到港需要一段时间,豆粕紧张的供应情况暂时较难缓解;但中期来看,随着大豆到港量的增加,油厂恢复开机,或缓解豆粕供应紧张的局面,压制豆粕价格。
“进口阿根廷大豆到港时间在11月左右,前期因为榨利好转,已经有较多的大豆买船出现,预期在11月大豆到港时会出现预期的好转。同时阿根廷大豆近期的优惠销售体量依旧有限,可用于出口的量在100万吨左右,对于国内的供给增量来说影响有限。”边舒扬说。
吴媛瑾也对记者表示,阿根廷大豆采购量增加虽然可以增加未来大豆到港量预期,但鉴于采购周期、船期、物流、到港、压榨兑现均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或对豆粕远期价格有影响,且还需要综合考量后续阿根廷大豆进口量能否大幅增加且是否有持续性。此外,从8月月度进口量来看,阿根廷大豆占我国大豆进口量2.76%,整体占比较小。
展望后市,陈晨表示,目前豆粕成本依旧维持在高位,美豆减产局面已定,但南美地区大豆仍有增产预期,如天气情况较好,则未来大豆供应仍有着增加趋势,届时或缓解豆粕的高成本问题。从国内需求来看,虽然四季度整体饲料需求较为乐观,但由于饲料成本高企,市场呼吁饲料配方变更,后市豆粕需求仍有回落风险,综合判断豆粕基本面将维持近强远弱的格局。
边舒扬认为,短期预计豆粕供给紧张将继续导致其现货价格坚挺,进而带动盘面。但后续随着北美大豆和北美菜籽收割上市,货源紧张情况将会极大缓解,国内的到港量也会出现明显好转。总的看,四季度豆粕以2211合约为分水岭,或先涨后跌,不确定点在于南美大豆产区的天气。由于本年度依旧是拉尼娜预期,但拉尼娜对南美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因此无法确定拉尼娜是否会造成南美大豆的减产。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