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泰州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连续多次在美国和巴西入境的大豆中发现含有病害症状的大豆秸秆及豆荚,经取样鉴定为两种大豆检疫性病害——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和大豆茎褐腐病菌。
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和茎褐腐病菌是危险性极高的病原菌,均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多发于南美和北美等大豆主产区,对当地农业造成了严重危害。若被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侵染,会使大豆茎部形成凹陷的溃疡斑,致使表皮脱落,严重者整株死亡,感病品种产量损失率高达80%。而大豆茎褐腐病菌则会引起维管束和髓部变褐,植株萎蔫,导致大豆产量降低约10%-30%。
我国目前尚未有这两种菌的分布,但两种病菌均可通过病残体进行远距离传播,一旦进入、定殖和扩散将对我国的大豆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随着今年口岸进口大豆数量的大幅增长,各种疫情也是层出不穷。据检验检疫部门统计,2017年1-4月份,泰州口岸累计检出携带检疫性病害大豆27批次,共计47万吨,货值达20.5亿美元。除检疫性病害外,还在进口大豆中截获大量假高粱、豚草、长芒苋等检疫性杂草。
为了保障国门生物安全,确保进口粮食质量,泰州局一方面加强现场及过程检疫,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一线工作者对疫情鉴定识别能力,严密监管货物接卸、运输、生产全过程,并对接卸及运输途中产生的下脚料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加强进境粮食后续疫情监测,定期在运输沿线、仓库、加工厂周边地区开展疫情监测,及时抓住防控疫情的“漏网之鱼”。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