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新作农产品播种面积报告以及季度库存报告给玉米市场带来意外利好。播种面积预测数据下调推动玉米价格上涨,并为2020/21年度玉米前景带来乐观情绪。大豆播种面积数据位于市场预期范围的低端。据悉在美国农业部进行调查时,还有224万英亩的玉米仍未播种,这令市场怀疑这些耕地最终可能种上替代作物比如大豆或者弃耕。市场关注的焦点转向天气预报以及即将出台的USDA7月份供需报告,寻求短期内价格走向。周三(7月8日),美豆收盘下跌,因为技术抛盘及多头平仓抛盘活跃;周初豆价一度涨至四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引发多头平仓抛售,不过气象预报显示美国大豆产区将会出现高温干燥天气,使得豆价的跌幅降至最低。
1、6月末USDA种植面积报告后美豆进入天气市,面积数据似乎仍有保留
6月末种植面积报告之后,美国农产品市场就正式步入天气市场,而进入7月份之后,市场对于天气题材的变化也会越发敏感,单产成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来自NOAA对7月的天气展望数据,美玉米带将迎来高温少雨天气,而相比玉米来说,大豆最关键的生长期其实是在8月,历史上也曾出现过7月降水不足8月补回后单产并不低的情况。而受到新冠疫情以及种植收益的影响,USDA6月末面积报告中大幅下调的500万英亩玉米面积,并未转移到大豆面积上,市场解读如果后期种植天气良好,或者随着后续播种的跟进或者播种意向发生改变,则对种植面积的修正将会在8月份的作物产量报告中体现,这也似乎意味着美豆播种面积仍有保留。
2、美国部分产区旱象抬头,美豆新作供应结构决定天气升水基础更强
长期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三十天里,在一些严重干旱的地区,天气预报仍将继续干燥,从科罗拉多州东部、南部新墨西哥州东部和北部再到东部诸州等等;并且未来干燥不仅仅表现在西部地区,中西部的部分产区也开始旱象抬头,包括北达科他州以及南达科他州北部部分地区,甚至包括从内布拉斯加州西南到科罗拉多州东部。而短期预报来看,下周的天气依然偏干,,高压脊覆盖范围从落基山脉扩大至俄亥俄河谷,高压脊脊峰的降水并不足以抵消高温天气带来的土壤水分损失。而美豆市场交易天气升水的基本面基础要比玉米更强。大豆单产即使只下调 1 蒲/英亩,大豆库存将下降至 2 亿蒲附近。特别是南美正在发酵拉尼娜天气---全球大豆供需平衡相较玉米和小麦更加脆弱。
3、美国中西部八个生产州的作物田地评级情况
下图为美国中国西部八个州的作物田地评级情况:
2020年美国中西部作物观察项目共有8位种植户参与,分别来自8个玉米主产州,追踪观察每州的一块玉米田和一块豆田,共计16块农田。这8位种植户还是参加过2018年和2019年作物观察的那8个人,他们从5月底开始每周公布玉米和大豆的情况,并持续到收获。作物评级从1到5。1代表作物状况非常差,5代表状况理想。8块玉米耕地的平均评级分数为4.25,高于一周前的4.22升,因为内布拉斯加州略有改善。大豆耕地的评级分数从上周的3.94升至4.06,因为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大豆分数上升。
4、美豆优良率与单产不直接对应,关键生长期天气仍是重点
截至 7月5日的一周,美豆生长优良率71%,市场预期为70%,上周 71%,去年同期 53%,截至目前美豆优良率持续保持良好。而7月中下旬,美豆将基本进入开花结荚期,也就是正常概念中的生长关键期,通常优良率的高低会影响单产水平,进而影响总供应量;但现阶段并未到天气会实质性影响到美豆单产阶段。当然从历史数据来看,优良率也不直接和单产相对应,历史单产回撤率最大的为2003年,当年美豆优良率开局94%,平均84%,最终美豆单产回撤10.8%,而2015年,7月中旬以后美豆优良率基本维持在89%左右,最终单产48蒲,反倒超过了平均优良率94%的2014年单产水平(47.5蒲)。
下图为截至7月5日的第27周美豆主产州优良率:
总体来看,从季节周期角度看,由于美豆通常是在6月底7月初才会完成种植,所以,一般正常年景USDA不会在5-7月的供需报告中对美豆单产做出调整。7月-8月-9月是美豆生长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美豆产区的天气条件对大豆单产影响较大,USDA通常会根据美豆产区的天气条件以及美豆的生长情况在8月和9月报告中对作物单产做出调整。10月和11月为美豆的收获期,USDA会在这两个月的供需报告中根据大豆的收获情况和天气条件对单产做出修正。而2019年由于种植期、生长期乃至收获期的墒情过重导致作物重播、弃耕以及弃收,当年美豆单产也遭遇了屡次重新评估,直到播种前中西部个别生产州还面临收获面积的重新调研,但今年似乎不会出现这种严重天气问题。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