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以来,连粕止跌企稳重回2900一线,虽有7月USDA报告偏空影响,但是随着大豆进口成本的增加,价格底部逐渐抬升,提振市场心态。上半年生猪存栏逐渐恢复,本月前三周豆粕市场交投活跃,日均成交34万吨,终端需求有所增加。现货市场上一口价不断攀升,基差同样是一路由负转正,接下来豆粕市场是否如夏季一般火热呢?
美豆出口良好 巴西雷亚尔维持高位
截止到2020年7月9日,2019/20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对华大豆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1623.1万吨,同比增加12.4%,已装船量为1318.5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919.3万吨。本年度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累计为3831.5万吨,上一年度同期3928.3吨。另外美国农业部周二发布报告称连续第六个交易日报告对中国售出大豆总计145.2万吨在2020/2021年度交货。总体来看,美豆出口向好,短期支撑美豆期价,长远来看能否站稳900美分还需要天气配合。
巴西方面,雷亚尔维持高位,7月份巴西大豆供需平衡表数据显示,19/20年度期末库存2277万吨,低于6月份预估的2483万吨,巴西本年度可售大豆有限助推升贴水不断走高,使得进口大豆成本不断增加。
豆粕基差回升 后期有望继续走强
国内豆粕基差来看,7月初因USDA报告调低美豆种植面积,报告利多带动连粕大幅上涨,向上突破2900大关,现货基差跟随迅速回升,华北地区从月初的-60上涨到60,江苏从-140到-20,广东从-120到-30(截止7月22日)。从影响豆粕基差的供需面来看,供应端,在宏观市场不确定情况下,8月及后期大豆供应充满各种变数;另外从目前油厂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油厂7月合同基本上已售完,部分油厂8月合同已售50%-60%,也就是说8月可售合同量预计偏少,截止到第29周(7月17日),全国主要油厂未执行合同591.92万吨,同比增加64.84%,处于近五年高位。需求端,一、二季度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向好,再加上禽类养殖利润增加,提高养殖企业的补栏积极性,三四季度需求比较乐观。因此,接下来豆粕基差趋向于逐渐走强。
大豆、豆粕库存下降 供应令人担忧
国内供应来看,第30周(7月20-26日)全国主要油厂压榨量预计203万吨,虽然油厂连续10周维持200万以上的高压榨量,但是豆粕库存连续三周下跌,截止到上周全国豆粕库存为88.96万吨,环比下降4.64%,同比下降3.55%;大豆库存同样开始下降至527.33万吨,环比下降1.94%。在进口大豆存在不确定因素及国储拍卖扑朔迷离的形势下,大豆供应还是令人紧张的。
生猪存栏增加 豆粕需求可观
国内需求来看,2020年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3996万头,比去年年底增加近3000万头,比一季度末增长5.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629万头,同比增长5.4%,比一季度末增长7.3%。另外近期洪涝灾害对部分地区生猪出栏短期内造成了一定影响,增加蛋白原料需求。禽类养殖利润的回升提高了养殖企业及散养户补栏积极性,整体来看,市场对三四季度蛋白原料需求较乐观。
综上所述,巴西豆升水走高且可售有限,使得美豆更具有出口优势,再加上中国持续采购美豆,支撑美豆期价,但是在大豆优良率良好,天气适宜的情况下,缺乏大幅上涨的加速剂;国内方面,随着进口成本的增加,需求向好发展,连粕价格底部逐渐抬升,现货基差将逐渐走强,中下游企业可逢低补库,适量增加头寸。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