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细心查看相关资料和数据,你就会发现三大主粮作物玉米、大豆、水稻相关调整都是一直在变化的,不管是从供应、消费还是粮食安全方面,都需要时刻进行调整,来平衡各方面,不仅要保障粮食安全,让大家吃的饱,还要让大家能吃的好!
而随着《2020年强农惠农政策》的发布,对于玉米、大豆、水稻粮补的面积制定了最高上限,这不单单是针对粮补,更意味着新一轮调整周期已经到来,对于三大主粮作物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粮补、粮价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增加玉米播种面积,严控大豆、水稻种植面积!
今天就针对三大主粮作物未来几年的一个变化趋势,跟你预估分享一下!
玉米:增面积、涨粮补、高粮价!
其实玉米距离上一轮调整并没有多久,上次针对玉米的调整大致处于2016年,由于连年的收储让玉米种植效益比较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大幅提升,出现了高库存、高粮价、高进口的“三高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取消临储开始调减!
增面积:而在最近粮补发放进行调整之后,从2020年开始,设定2014年的22257万亩为最高补贴标准,而2019年黑、吉、辽、内总共玉米种植面积才21000万亩,这就表示种植面积还有1257万亩的增长空间,也可以理解为起码还有1257万亩的缺口。所以对于玉米未来几年大方向基调就是要增面积。
涨粮补:由于享受补贴的种植总面积没有达到设定的标准,也就预示粮补要涨,举个例子,今年是准备1000万亩的补贴款,但实际上种植了900万亩,每亩的金额就会提升。
高粮价:面积减少,也就意味着供应减少,从供求关系上来反应出来的就是粮价会涨,虽然玉米火爆行情已经开始,但其中存在不少的泡沫和水分,但玉米已经进入到牛市当中,高粮价时代已经开启!
大豆:稳面积、粮补高、粮价稳;
大豆自从开始振兴计划以来,在高粮补的拉动下,面积开始大幅增长,而现在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时期。而从最新的粮补标准规定上来看,把2019年种植面积定为补贴上限,这就意味着大豆种植面积已经暂时够了,不需要在增加了。
稳面积:大豆要持续保持现在的高位,巩固之前大豆振兴的成果不滑坡,不增不减,保持稳定;
粮补高:想要保持大豆的种植积极性,粮补金额高低是比较好的调控方式,如果大豆种的少,每亩粮补就高,大豆种的多了,每亩粮补就会低;
粮价稳:大豆粮价今年迎来一波高涨行情,但是随着拍卖轮番轰炸,已经开始降温,但并不意味着就要跌回谷底,而是随着需求恢复,保持在一个相对于往年都高的价位保持稳定;
水稻:减面积、粮补低、粮价陆续走低;
水稻进行调整已经迫在眉睫了,因为水稻目前依然在执行收储政策,玉米之前产生的危机,在水稻上也有显现,库存高、需求低。而最新的规定当中,把2016-2018年稻谷年平均产量的85%定位补贴最高上限。这就表明水稻开始了减法!
减面积:把补贴上限调低,就表示要开始缩减水稻面积,只有面积减下来,才能化解面临的问题,对于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预计会有不小的影响。
粮补低:由规定中可以看出,水稻最高补贴上限定位是比较低的,目前的水稻种植肯定是要超上限,这就意味着会有一部分面积无法获得补贴,平摊到每亩金额上就会降低。
粮价陆续走低:为什么要调减,就是因为种的多了,供应量大,而供应量大带来最大的影响就是粮价低,所以水稻粮价低迷不是今年才开始,已经持续有两年了,而今年和未来2年,都将会持续这种低迷的状态。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