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产忧虑加剧
美豆产区降雨不足,干旱监测显示:截至9月1日,美豆产区23%面积面临不同程度干旱,包括爱荷华、伊利诺伊、印第安纳等核心产区。
相应的美豆优良率也连续下调,近四周由最高74%调降至65%。这一优良率已经显著低于2014年同期的72%和2016年同期的73%,而这两年的最终单产分别为47.6蒲/英亩和52.1蒲/英亩。
这种背景下,市场普遍预期9月供需报告中USDA将下调美豆单产预估至51.8蒲/英亩。另外气象预报显示,未来部分主产区面临低温霜冻天气,可能进一步损害单产。
中国买需强劲继续提振美豆
除了供给端,来自需求端的变化同样对平衡表变化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虽然中美之间摩擦和分歧频现,但中国仍继续大规模采购美豆。根据USDA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截至8月27日,美国2020/2021年度累计订单2418.6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去年同期仅640.3万吨,其中中国订单1352.6万吨。
中国自身存在庞大的进口大豆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巴西可售大豆数量有限,缺乏价格优势。
关注巴西大豆种植
巴西商贸部数据显示,8月其累计装出大豆623万吨,环比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去年同期的500万吨;2020年1~8月巴西已累计出口大豆8030万吨。9月中旬巴西即将开始2020/2021年度大豆播种,目前市场对巴西新年度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均保持乐观预估,多家机构预估新年度巴西将实现纪录最高产量。
不过NOAA预报显示,南美大豆生长季有超过50%概率发生拉尼娜气候现象,需密切关注南美天气及大豆生长情况。在明年3月巴西豆大量收获以前,国际市场出口主力仍是美国;若南美天气欠佳、产量不及预期,则对美豆又构成一重利好。
连粕涨幅不及外盘
CBOT大豆连涨带来的成本支撑占主导,但现货端供应压力又一定程度限制连粕涨幅,使其涨幅不及外盘。8月我国进口大豆960万吨,1~8月累计进口大豆6474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国内进口大豆库存高企,油厂保持高开机率,但下游成交提货谨慎,截至9月4日,沿海油厂豆粕库存116.2万吨,部分工厂豆粕胀库。
总体而言,美豆丰产利空早已在盘面体现,更何况单产大概率调降,为CBOT大豆提供边际利好,且中国强劲买需进一步提振美豆。国内豆粕面临较强成本支撑,但目前国内盘面榨利总体良好,远月尤其,下游成交提货放缓后,油厂豆粕库存回升,连粕涨势或将继续弱于外盘。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