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上涨,其中基准期约收高1.2%,因为有新的出口销售生意,豆粕期货飙升,干旱天气威胁阿根廷大豆作物。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上涨4.75美分到17.25美分不等,其中1月期约收高17.25美分,报收1455美分/蒲式耳;3月期约收高16.50美分,报收1461.50美分/蒲式耳;5月期约收高16美分,报收1469美分/蒲式耳。
成交最活跃的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437美分到1472.50美分。
美国农业部称,美国出口商报告向中国销售了26.4万吨大豆,向未知目的地销售了24万吨大豆,均在2022/23年度交货。分析师称,中国近来进一步优化防疫措施,可能提振大豆需求。
交易商称,豆粕市场每个期约均创下了新高,因为头号豆粕出口国阿根廷面临干旱状况,阻碍了大豆种植以及初期生长。这进而带动了大豆市场看涨人气。
美国农业部将于本周五发布12月份供需报告。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分析师预测,2022/23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预估可能上调至2.36亿蒲式耳,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可能不变。
分析师还猜测美国农业部会下调阿根廷的大豆产量预估,因为阿根廷天气持续干旱。
气象预报显示,本周阿根廷农业产区将会出现更多的高温和干燥天气。在拉尼娜现象减弱之前,目前的天气模式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突破。
战略谷物公司预计2022/23年度欧盟油菜籽产量将达到1950万吨,葵花籽产量将增加24%,达到1120万吨,大豆产量将增加30%,达到310万吨。
周二印地安纳州一处仓储公司的大豆现货基差报价下跌30美分,衣阿华河一处码头的价格下跌5美分,而中部其他地区的价格保持稳定。
美国统计调查局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大豆出口量为978.1万吨,同比减少9%。
世界气象公司(World Weather Inc.)表示,拉尼娜现象已经持续29个月,其强度趋于减弱。到2023年1月和2月份时拉尼娜现象对世界的影响将会显著减弱。
周二,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118,171手,上个交易日为73,699手。空盘量为221,403手,上个交易日为224,533手。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