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8月17日消息:截至8月15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互有涨跌,其中芝加哥大豆在8月份供需数据利多的支持下反弹,中美延长休战期限,也改善市场人气。不过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临时反倾销关税,造成加拿大油菜籽期货大幅下挫。南美大豆收获上市,头号进口国中国买家继续缺席美国市场,继续压制油籽市场的上涨势头。
周五(8月15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11月大豆期约报收10.4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涨5.57%;8月船期1号黄大豆在美湾的现货平均报价为每蒲11.025美元,上涨4.8%。12月豆粕报收每短吨294.5美元,上涨3.26%;12月豆油报收每磅53.23美分,上涨1.33%;泛欧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约报收473.75欧元/吨,上涨1.2%;加拿大11月油菜籽期约报收660.9加元/吨,下跌1.27%;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每吨422美元(含33%出口税),上涨4.5%。ICE美元指数报收97.712点,比一周前下跌0.30%。
特朗普要求中国四倍采购美豆可行性存疑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呼吁中国将美国大豆采购量翻两番,引发市场强烈反应。芝加哥大豆期货应声上涨2.4%,但业内人士普遍质疑这一目标的可行性。
从现实看,中国去年进口大豆1.05亿吨,其中仅四分之一来自美国。要实现四倍采购,意味着中国需将绝大部分进口转向美国,这显然不切实际。当前中国豆粕库存高企,进口需求本就面临下行压力,大连豆粕期货应声下跌0.65%正反映了这一预期。
巴西作为更具价格优势的供应商,将继续对美国构成强劲竞争。自2018年贸易战以来,中国已建立稳定的南美供应渠道,包括在秘鲁开发新港口。结构性转变使美国难以重获市场份额。
尽管特朗普政府延长关税休战期,但两国农产品贸易仍面临诸多障碍。考虑到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中国采购未达目标的先例,业内对此次呼吁多持谨慎态度。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坦言中国市场无可替代,但实现四倍采购需要突破性共识。
综合分析,这一要求更多是谈判策略而非可行方案,实际落地可能性极低。中美农产品贸易前景仍取决于整体经贸关系的改善程度。
中加油菜籽贸易争端升级 全球贸易格局或面临重塑
中国从8月15日起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临时反倾销税,标志着两国持续一年的贸易争端再度升级。这一决定源于去年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引发的贸易摩擦。此次关税将对加拿大农业造成重大冲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油菜籽进口国,其供应几乎全部依赖加拿大。2023年加拿大对华油菜籽出口额高达50亿加元(约合36.3亿美元)。贸易争端可能促使中国转向其他国家采购油菜籽,澳大利亚有望通过小规模试销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USDA供需报告分析:2025年美国大豆库存用量比降至6.7%,创下三年最低
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报告显示,由于播种面积数据调低250万英亩至8090万英亩,远远抵消单产调高0.9蒲至53.6蒲/英亩的影响,导致2025/26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下调4300万蒲至42.92亿蒲,同比减少1.7%;压榨预期维持25.4亿蒲不变,同比增长5%;大豆出口下调4000万蒲至17.05亿蒲,同比降低9.1%;期末库存下调2000万蒲至2.9亿蒲,同比降低12.1%。2024/25年度出口预估上调1000万蒲至18.75亿蒲,同比增加10.3%。压榨上调1000万蒲至24.3亿蒲,使得陈豆期末库存下调2000万蒲至3.3亿蒲,同比减少3.5%。
2025/26年度美豆库存用量比为6.7%,低于上月预测的7.05%,低于2024/25年度的7.5%,为三年最低,意味着下一年度大豆供应形势更为紧张。本月美国农业部维持2025/26年度大豆年度均价预估10.10美元/蒲不变,高于上年的10.00美元/蒲。
美国农业部进一步调高阿根廷陈豆产量预期
美国农业部将2024/25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调高100万吨,达到5090万吨,这也是连续第二个月调高阿根廷陈豆产量。巴西大豆产量预估不变,仍为1.69亿吨,低于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预测的1.69487亿吨。目前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收获均已结束。美国农业部预测2024/25年度南美三个主要大豆生产国的大豆产量合计达到创纪录的的2.191亿吨,同比增长近1539万吨或7.2%。
由于美国产量下调,本月将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期调低130万吨至4.2639亿吨,仍同比增加0.6%。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估下调117万吨至1.249亿吨,同比增长0.2%;库存用量比20.38%,低于上月预测的20.57%,低于上年的21.13%,为2019/20年度以来次高水平,反映了全球大豆供应相对充足。
2025/26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预估上调至8958万吨,仍是历史次高纪录
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5/26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预估略微上调至8958.1万吨,主要反映了欧盟的产量略微上调。最新的全球产量数据比上年高出4.6%,将是历史次高纪录。全球油菜籽压榨量预计为8511万吨,较上月调高30万吨,比上年增加1.1%。全球油菜籽贸易预计为1795万吨,较上月下调11万吨,比上年减少8.4%。全球油菜籽期末库存预计为987万吨,较上月调高41万吨,比上年增加1.2%。库存用量比预计为9.2%,高于上月预测的8.84%,也于上一年度的9.06%。
报告还显示,加拿大2025/26年度油菜籽供需数据不变,其中产量1925万吨,同比增加0.3%。出口760万吨,同比减少19.1%。国内用量1150万吨,同比减少3%。期末库存161.6万吨,同比增加22.8%。欧盟2025/26年度油菜籽产量预计为1965万吨,较上月调高20万吨,比上年的1686万吨大幅增加16.5%。这意味着2025/26年度欧盟将取代加拿大成为全球最大油菜籽生产国。
美国大豆优良率下滑,但符合预期
美国农业部作物周报显示,截至8月10日,美国大豆扬花率为91%,历史均值92%。大豆结荚率为71%,历史均值72%。大豆优良率为68%,一周前69%,去年同期68%,分析师预期为68%。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8月12日,大豆处于干旱地区的比例为3%,一周前3%,去年同期6%。
美国全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周六发布的降雨云图显示,8月20日到22日,美国中西部将迎来大范围降雨,局部地区的降雨量预计将达到或超过1.25英寸。
价格低廉,美国新豆出口销售继续改善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8月7日当周,2024/25年度美豆净销量减少38万吨,创下本年度最低。2024/25年度迄今美国大豆销售总量约5112万吨,同比增长11.5%。而美国农业部预期全年出口增长10.3%。截至8月7日当周,2025/26年度净销量为113万吨,一周前54.5万吨,比去年同期高出15%。2025/26年度美国大豆销售总量达到471万吨,同比减少19.7%,也是2019/20年度以来最低水平,因为中国采购依然缺席。中国迄今仍尚未购入任何美国新豆,这是2005年以来中国最晚开始采购美国新豆的一年。
从FOB报价来看,美国大豆最便宜。8月14日,美湾大豆FOB报价为403美元/吨,比一周前上涨5美元;巴西大豆帕拉纳瓜港口报价为438美元/吨,下跌1美元;阿根廷大豆上河报价422美元/吨,上涨15美元。
NOPA压榨月报:7月份大豆压榨量创下六个月来最高
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达1.95699亿蒲,创下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环比增长5.6%,同比增长7%。截至7月底,NOPA会员企业的豆油库存为13.79亿磅,环比增加0.8%,但同比减少14.7%。
根据NOPA数据,我们推算7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为2.07亿蒲,使得2024/25年度前11个月的压榨总量达到22.49亿蒲。如果要实现美国农业部全年压榨目标,8月份压榨量需要达到1.81亿蒲,这要去年8月的1.676亿蒲,也高于历史同期最高纪录(2019年8月份创下的1.77亿蒲)。美国农业部在8月份供需报告预测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压榨量为24.30亿蒲,高于上月预测的24.20亿蒲,同比增长1.45亿蒲或6.3%。2025/26年度压榨量将答25.40亿蒲,和7月份预测持平,同比提高4.5%。
巴西2024/25年度大豆产量和出口预估上调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周四发布产量预测报告,将2024/2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测小幅上调至1.6965亿吨,略高于上月预测的1.69487亿吨,主要反映了播种面积数据略微调高。2025年巴西大豆出口量预估为1.0625亿吨,略高于上月预测的1.06216亿吨。期末库存预计为394.1万吨,高于上月的380.7万吨
本周,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ABIOVE)也略微上调巴西大豆产量预估。该机构将2024/2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测上调至1.703亿吨,较之前预测上调60万吨。ABIOVE还预测2024/25年度巴西大豆出口量为1.095亿吨,较之前预测调高50万吨。但是豆粕和豆油出口预测不变,分别为2360万吨和135万吨。
下周看点:ProFarmer中西部作物巡视
美国职业农场主(ProFarmer)中西部作物考察团将于下周对7个州的大豆作物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单产潜力,并于下周五发布作物展望。在美国农业部本周二预测美国大豆单产将创历史新高后,交易商将密切关注考察团的调查结果。
此次巡查地区包括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明尼苏达州、衣阿华州、南达科他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巡查员将标记3英尺见方的地块,并统计大豆植株数量;拔除3株大豆后,统计豆荚数量。平均豆荚数乘以36,再除以行宽。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3年以来,在70%的年份里,中西部巡查的大豆单产数据低于美国农业部9月份报告的单产数据以及最终单产。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