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8月24日消息:截至8月22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全线上涨,其中芝加哥大豆升至两个月高点,主要受到芝加哥豆油飙升以及传闻中国恢复询盘美国大豆消息的提振,暂时盖过了对美国潜在丰产的担忧,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周五(8月22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11月大豆期约报收10.58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涨1.53%;8月船期1号黄大豆在美湾的现货平均报价为每蒲11.125美元,上涨0.9%。12月豆粕报收每短吨291.5美元,下跌1%;12月豆油报收每磅55.32美分,上涨3.93%;泛欧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约报收475.50欧元/吨,上涨0.4%;加拿大11月油菜籽期约报收666.5加元/吨,上涨0.85%;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每吨427美元(含33%出口税),上涨1.2%。ICE美元指数报收97.599点,比一周前下跌0.12%。
本周,全球大豆市场的最大亮点和不确定性来源,无疑是美国EPA关于小型炼油厂生物燃料豁免的裁决。在周五上午,EPA宣布,它对175份申请中的63份给予了完全豁免,对77份给予了部分豁免,并否决了28份。尽管豁免数量超出部分市场预期,但这一决定最大的积极影响在于,它消除了笼罩在生物燃料政策上空多年的不确定性。市场普遍认为,从2026年开始,生物柴油掺混需求将“全速前进”,这将显著提振对豆油的需求。尽管部分炼油厂的豁免使得一些RINs(可再生燃料识别码)被退回,但市场更看重的是,EPA将寻求公众意见,以决定是否要求大型炼油厂弥补这些被豁免的量,这为未来需求提供了更强的预期。受此消息影响,豆油期货价格经历了一场极为剧烈的波动,最初因消息而下跌,但在几分钟内迅速反弹,并最终大涨1.45美分,快速收复了过去三周的跌幅,并有望挑战合同高点。
除了政策利好,美国大豆的基本面也得到了市场的密切关注。备受瞩目的“Pro Farmer”作物考察团在本周结束了其在中西部的实地考察,并发布了最终预测。报告预测,2025年美国大豆单产将达到每英亩53.0蒲式耳,总产量为42.46亿蒲式耳。尽管这些数字略低于USDA此前的预测(单产53.6蒲式耳,总产量42.92亿蒲式耳),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考察团在伊利诺伊州、内布拉斯加州和南达科他州等地观察到的强劲结荚情况,为这一丰产预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些地区作物长势良好,但部分地区如密苏里州南部、伊利诺伊州南部等地仍面临干燥天气,需要降雨才能维持良好的收成。
在需求方面,出口销售报告喜忧参半。新季大豆销售强劲,尤其是墨西哥、西班牙和英国等买家对美国大豆的需求旺盛,但最大的不确定性依然是中国。尽管美国大豆协会致信特朗普总统,敦促其尽快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以推动美国大豆销售,但中国迄今仍未购买任何新季美国大豆。中国7月份进口的大豆有高达89%来自巴西
总而言之,尽管美国丰产的预期依然存在,且中国需求持续缺席,但是生物燃料政策带来的新需求前景,暂时成为了市场的主导力量。未来一周,市场将继续关注美国大豆作物在关键生长期的表现,加拿大统计局的产量报告以及中国对新季美国大豆的购买动态。
下面是过去一周的重要信息摘要。
美国大豆优良率保持稳定,高于市场预期
美国农业部作物周报显示,截至8月17日,美国大豆扬花率为95%,上周91%,去年同期94%,历史均值95%。大豆结荚率为82%,上周71%,去年同期80%,历史均值82%。大豆优良率为68%,一周前68%,去年同期68%,分析师预期为67%。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8月19日,美国大豆处于干旱地区的比例为9%,一周前3%,去年同期8%。
美国全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周六发布的未来三天降雨云图显示,8月24日到8月27日,中西部大部天气晴朗干燥,只有印地安纳州和俄亥俄州的北半部有小雨,大平原的南部地区将会普降大雨,局部地区的雨量可能高达3.00英寸。
美国新豆出口销售表现良好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8月14日当周,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净销量减少5,700吨。2025/26年度净销售量为1,142,600吨,高于一周前的1,133,000吨,超过市场预期,也是年内最高单周销售数量,创下1月以来最高水平。
2024/25年度迄今美国大豆销售总量约5106万吨,同比增长11.5%。相比之下,美国农业部预计全年出口比上年提高10.3%。
截至8月14日,2025/26年度美国大豆销售总量达到585.51万吨,同比减少22%,仅占到美国农业部全年出口目标的13%,而历史平均水平为26%。目前仍未有对华销售记录。
出口商周二报告对墨西哥销售228,606吨美豆,在2025/26年度交货。
从FOB报价来看,美国大豆最便宜。8月22日,美湾大豆FOB报价为411美元/吨,比一周前上涨8美元;巴西大豆帕拉纳瓜港口报价为441美元/吨,上涨3美元;阿根廷大豆上河报价429美元/吨,上涨7美元。
美国中西部实地考察:大豆产量预估数据低于美国农业部的预期
本周美国职业农场主公司组织年度中西部考察,对七大主产州的大豆和玉米作物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结果显示,今年美国大豆产量预计为42.46亿蒲式耳,平均单产为每英亩53.0蒲式耳。这两个数据均低于美国农业部8月份预测的42.92亿蒲和53.6蒲/英亩。
该公司称,考察人员在田间发现大豆结荚数量强劲,尤其是在东部地区,但关键在于作物是否有足够的水分来实现单产潜力。
西部地区的大豆结荚数量稳定,但大豆作物受到白霉病等病虫害的困扰,这可能会降低单产。而且随着考察路线进一步西移,大豆的病害压力变得更加明显。人们越往西走,就看到很多豆荚突然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单产不好。大豆需要一些水分来利用大量豆荚所蕴含的部分潜力。
加拿大农业部大幅上调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估
加拿大农业部(AAFC)发布的8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5/26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计为2010万吨,较上月份的预测值高出12.9%。此外,油菜籽期末库存也比上个月翻了一番,达到220万吨。加拿大农业部在报告中指出,7月份天气炎热干燥,但是8月份出现大范围降雨,有助于恢复油菜籽产区的土壤墒情。
加拿大农业部指出,中国最近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关税,导致期末库存增加。这一声明对加拿大油菜籽价格利空。然而,由于国内压榨能力的扩大以及出口市场的可替代性,预计其影响将有所减弱。
IGC: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估略微上调至4.3亿吨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由于美国产量预估下调幅度低于其他国家的产量预估上调幅度,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测略微上调至4.298亿吨,同比增长1%。美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265亿吨,较上月调低70万吨。
全球大豆贸易预计达到创纪录的1.837亿吨,较上月预估高出50万吨,比上年增加2.5%。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1.095亿吨,较上月调高100万吨,同比增加1.9%。
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8520万吨,较上月调高180万吨,同比减少0.8%。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