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USDA)5月12日公布了5月份供需报告,以下为(油籽部分)。
2022/23年度美国大豆供应、压榨、出口和期末库存预计均高于2021/22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46.4亿蒲,同比增长5%,主要因为收获面积增加。由于期初库存略微下降,大豆供应预计为48.9亿蒲,同比增长4%。2022/23年度美国油籽总产量预计为1.366亿吨,比2021/22年度增加610万吨,主要因为大豆增产。油菜籽和葵花籽产量也预计增加。
2022/23年度大豆压榨预计为22.6亿蒲,比2021/22年度增加4000万蒲。国内豆粕用量预计同比增加2%,因为豆粕价格相对低于玉米。美国豆粕出口预计为1440万短吨,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接近五年平均。随着供应增加,美国大豆出口预计为22亿蒲,比2021/22年度调整后的预测值高出6000万蒲。尽管2022/23年度上半年南美出口供应减少,但是2023年初产量有望创下历史最高,出口大幅增加,将导致美国在2022/23年度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下降。2022/23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3.1亿蒲,比2021/22年度调整后的预测高出7500万蒲。
2022/23年度大豆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14.40美元,高于2021/22年度的每蒲13.25美元。豆粕价格预计比2021/22年度下降20美元,为每短吨400美元,豆油价格预计下跌5美分,为每磅70美分,因为海外油籽及制成品供应恢复性增长。
2022/23年度全球油籽产量预计为6.471亿吨,同比增加5030万吨,当时干旱影响南美大豆和加拿大油菜籽。全球大豆产量预计增加4530万吨,达到3.947亿。巴西将占到全球产量增幅的一半,其产量将增加240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1.49亿。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达到5100万吨,巴拉圭1000万吨。不过乌克兰油籽减产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全球大豆和油菜籽产量增幅。
2022/23年度全球蛋白粕消费预计增长3%,从过去两年增长缓慢的态势中恢复。近半的增幅集中在中国,中国的大豆压榨预计比2021/22年度增加600万吨,达到9500万吨。随着2022/23年度加拿大和南美的压榨量增加,菜籽粕和菜籽油的出口供应预计恢复,这将抵消乌克兰葵花籽产品的降幅。4月底印尼实施棕榈油出口禁令,2021/22年度印尼的棕榈油出口慢于正常,不过2022/23年度其出口预计增加。
经过上年因南美干旱造成的下滑后,全球2022/23年度大豆出口预计增长9%,达到1.7亿吨。中国将占到贸易增幅的一半,2022/23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预计增加700万吨,达到9900万吨。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9960万吨,同比增加1440万吨,大部分增幅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和美国。
其他方面的调整包括中国国内消费数据的调整,更好地反映人均消费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2021/22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预测上调100万吨,为9200万吨。2021/22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调低,因为中国库存、阿根廷大豆产量和美国库存数据降低。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