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主产区大豆收割进度过半,企业陆续公布收购价格,不同蛋白含量和水分的大豆价格差异较大,其中黑龙江省各地蛋白含量超过40%的新豆收购价格多在2.50元/斤之上,蛋白含量低于38.5%的大豆价格多低于2.40元/斤。中储粮10月13日将进行69635吨陈豆拍卖。新豆集中上市与陈豆拍卖形成叠加,国产大豆市场供给压力进一步上升。目前包括官方在内的多家机构评估的2023年中国大豆产量多在2100万吨左右,远高于常年国产大豆食用消费量。近日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价差再度拉大,过剩的国产大豆可能无法进入压榨环节,供大于求将继续困扰国产大豆价格回升。
相关消息: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过半,主产区已进入收获高峰。9 月下旬,东北新季大豆陆续收获上市,黑龙江部分地区贸易商和用豆企业开秤价格在 2.4~2.5 元/斤,比去年低 0.3-0.4元/斤。随着大量收割上市,目前价格小幅下跌至2.3~2.4 元/斤。贸易商及销区市场观望心态浓重,加之上年度价格较低,农户心理预期下调,惜售心态明显减弱,如无储备收购引导支撑,预计 10 月份集中上市期新季大豆维持偏弱走势。
国庆假期刚过,大豆市场被低价风波席卷。东北地区新豆上量增加,各地新豆收割都逐渐进入尾声。鉴于个别地区近期降雨频繁,水分偏大,加之气温骤降,后期新豆储存将面临新的挑战。南方地区节后价格偏弱,河南、安徽地区新豆毛粮主流报价在2.6-2.7元/斤,水分偏大依旧是贸易商们关注的重点。北方地区贸易商谨慎收粮,优质豆源竞相追捧,但普通商品粮价格却不理想。
美国农业部周四发布10月份供需报告,下调了2023年美国玉米和大豆单产以及产量预期,因为生长季节的干燥炎热天气导致作物受损。由于下调幅度超过市场预期,推动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期货强劲上涨。
咨询机构Datagro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0月6日,巴西农户已经销售85.3%的2022/23年度大豆产量。作为对比,去年同期的销售比例为87.7%,过去五年同期平均为92.1%,而2019/20年度同期的销售进度高达98.1%。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