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亚洲电子交易时间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全线下跌。全球金融以及大宗商品市场大多下跌,主要是受到美联储可能加快加息步伐的利空消息打压。
截至美国中部时间22.30,成交最活跃的3月大豆下跌20.75美分,报1374美分/蒲。
3月玉米下跌5.25美分,报597.75美分/蒲。
3月小麦期货下跌7.5美分,报753.25美分/蒲。
周四,全球金融以及大宗商品市场普遍下跌,因为周三下午公布的美联储12月份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政策制定者立场更加鹰派,将会比早先预期更快进行加息。2022年预计将加息三次,每次25基点。此外,美联储表示将会缩减资产规模,以遏制通胀。
加息提振美元汇率走强,美元兑日圆汇率接近五年新高。美元走强导致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对持有其他货币买家的吸引力减弱。
更为重要的是,过去两年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一个关键逻辑在于再通胀交易,投机基金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将其视为对冲通胀以及美元贬值压力的硬资产。
随着美联储以及其他主要央行改变货币政策立场,投机资金风险偏好减弱,令全球市场面临压力。
就大豆而言,周三刚刚升至7月底以来的最高点,这也促使获利多头平仓,以锁定盈利。不过南美天气的不确定性意味着短期内大豆跌幅将会受限,更多受到南美天气的左右。
在阿根廷和巴西南部,高温干旱天气令人担忧当地玉米和大豆产量受损。
分析师表示,自12月中旬以来,阿根廷天气发生急剧变化,就在玉米作物进入关键单产形成期后,阿根廷天气变得异常干燥,气温最高达到40摄氏度。
下周三美国农业部将发布供需月报,市场关注焦点之一就是美国农业部是否也跟随近期其他机构的步伐,大幅调低南美产量预期。
本周一家公司将巴西大豆产量预期值调低了1100万吨,将玉米产量调低了250万吨。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本周表示,如果干旱天气持续,很可能需要下调作物产量预期。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