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广告
李胜利:2024年适当压缩奶牛产能,缓解奶源过剩
文章来源:乳业时报 更新时间:2024年3月28日 评论本文
广告

  乳制品消费不振、奶源供给增加,市场供大于求。2023年以来,我国原奶市场出现阶段性过剩。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从 2021年最高峰的 4.5 元/公斤降至目前的 3.55 元/公斤,多地牧场面临巨大“生存难题”。

  “2024年适当压缩奶牛产能,自然增长率由惯性的3%下调到-5%,增加淘汰成母牛约30万头,每天减少8000吨原奶产量,才能大幅缓解产能过剩。”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表示。

  7年来奶源自给率首次达到70%

  在近期举办的行业活动上,李胜利就《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进行了专题报告分享,其中就“奶牛养殖的周期性、挑战及展望;如何解决困境和长短期发展的建议”等两方面做了细致阐述。

  李胜利表示,当前世界奶业与中国奶业同样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处于奶价下行的阶段,“主要奶业国奶价2023年持续走低,2024年可能仍维持低位。事实上,主产国奶价在2022年均已经见顶回落比中国奶价走势延迟一年左右。”据李胜利介绍,2023年底,欧盟、美国、新西兰奶价从2022年高点回落21%、27%和19%,折合人民币为3.6、3.2和2.5元/kg,尤其是新西兰奶价回到3年前的价位。

  在李胜利看来,尽管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着阶段性困难,但2018年以来,相关奶业振兴政策的持续发布以及推进,国内奶业发展成效显著。“2008—2018年我国奶类产量停滞不前,2018年奶类产量3177万吨,与2008年的3055万吨相比,10年仅增加4%。”李胜利提到,2018年《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出台并实施以来,取得良好成效。2019年牛奶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2023年牛奶产量4197万吨,比2018年增长1122万吨。

  此外,国内奶牛养殖产业规模化比例和单产持续提升,奶牛养殖结构得到优化。“奶牛养殖的规模化比例和成母牛单产在2022年分别达到72%和9.2吨,比2018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和1.8吨。”李胜利表示,据奶牛体系辐射牧场监测单产,2023年提升到10.7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奶源自给率自2008年的91.8%持续下降到2014年的73.1%,2015年回升至77.6%之后持续下跌,到2017年自给率为68.1%,跌破70%。在2022年,奶源自给率开始上升,2023年突破70%,达到71.4%。7年来奶源自给率首次达到70%。”据李胜利介绍,从目前国内奶牛规模场养殖结构的变化来看,大型规模化养殖是趋势。“存栏小于1000头的牧场数量占比从2019年的76%下降到2023年的60%,存栏奶牛占比从31%下降到17%;存栏1000—5000头的中型牛场,数量占比从2019年的21%提高到2023年的33%,存栏奶牛占比保持42%不变;存栏5000头的大型牛场数量占比从2019年的3%提高到8%,虽提高不多,但其存栏占比从27%提高到41%。”

  消费增速下滑叠加奶源快速扩张惯性 供需剪刀差扩大

  当前,国内奶牛养殖产业扩群与奶牛单产同步提升,奶源自给率提升的同时,也使供需剪刀差扩大。据介绍,2023年前40位养殖集团存栏300万头奶牛,比2021年增长35%,集团化牧场奶牛存栏增长速度较快。

  与此同时,消费增速不断出现下滑。“从需求端来看,2021、2022、2023年乳制品全渠道收入增速同比分别为7.9%、-6.5%、-2.4%。2022年液态乳制品销量比2021年下降8.6%;2023年国内液奶消费量同比-2.15%(彭博数据);2023年婴幼儿奶粉销售额同比-13.9%,较2022年的-4.6%降幅进一步扩大。”李胜利表示,2022—2023年消费按8.6%和-2%来计算,那么2022—2023年消费下降总量约500万吨。

  此外,乳制品电商销售额自疫情后出现明显下滑。“2023年7月起乳制品销售额持续增加,11月销售额最高为116亿元,环比增加2.4亿元,同比减少12.9亿元。2023年11月低温奶、常温奶品类销售额大幅上升。低温奶环比上升108%,同比上升55%;常温奶环比上升91%,同比上升77%,但都低于2021年11月份。”李胜利表示,2024年春节档乳品消费并不乐观。“从纯牛奶消费来看,全国、各区域类目销售额同比均为负增长(全国为-13.6%),其中华南、华东相比降幅较高;销售件数上,华中地区有增长,华东下降最多。再看酸奶消费,全国及各区域类目销售额同比均为负(全国为-21%),其中华南、华东相比降幅较高;销售件数上,华东、华北下降较多。”

  从供给端来看,2020—2023年牛奶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2023年牛奶产量4197万吨,比2018年增长1122万吨,人均占有量提高近8千克。“2022—2023年牛奶产量增长510万吨,进口当量下降530万吨,两年供给增量接近0,两年供给过剩500万吨,其中2023年过剩量预计超200万吨。”李胜利说。

  供大于求导致原奶供给阶段性过剩。“根据调研,2024年3月主要乳企生鲜乳过剩量在1.5万吨/天,大幅高于2023年。”李胜利表示,根据奶业主产省区的初步调研资料,如果上游奶牛养殖业经营没有好转,将有20%的牧场出局。

  中国乳制品结构和南北不平衡制约着国内奶源阶段性过剩

  在李胜利看来,西方发达国家乳制品结构的多样化,使其具备较大的季节缓冲能力。“美国和德国液态奶产量只占生鲜乳的20%左右,其他固体乳制品产量占比很高。尤其是奶酪,产量折合生鲜乳比例达到50%左右。”据李胜利介绍,2022年我国乳制品产量3117.7万吨,其中液态奶产量2925万吨,占国内牛奶产量3932万吨的74.4%,占商品化生鲜乳的比例更高,乳制品加工缺乏弹性。“未来可探讨多元化的乳制品加工途径,缓冲生鲜乳购销矛盾。”

  此外,国内南北奶源的不平衡制约奶业发展。“南方省份人口、牛奶需求量占58%以上,奶牛存栏占全国的12%,产奶量只占全国的10%—15%,南北奶量不平衡、北奶南运长期存在。”

  对于未来牛奶消费、奶牛存栏方面的发展展望,李胜利表示, 如果2024年、2025年人均牛奶占有量年增速按3%,“十五五”按4%的增速来计算,2030年人均牛奶占有量将达到54千克左右,牛奶总需求量可达到7500万吨,增量达到1600万吨。“如果消费增量的60%由国产奶源提供,那么2025年不需要新增牛群。”

  李胜利解释,如果2030年增加960万吨牛奶,那么现有牛群单产提升就可提供600万吨,这样只需新增牛群60万头左右,平均每年10万左右即可(而不是过去3年每年40万头的增量)。

  适时产能出清 保障现金流全面降低牧场运营成本

  面对当前行业发展的阶段性困境,李胜利表示,经过2年的调整,部分牧场资金链更加紧绷,适当产能出清和压缩产能有利于缓解供给过剩;出售部分中低产牛、甚至后备牛,保障现金流安全是第一要务。

  针对目前牧场运营发展,李胜利强调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要精打细算,做好精准营养,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李胜利表示,牧场要保障青贮制作质量,推广高青贮日粮模式,其中泌乳牛配方中玉米青贮用量可大于28千克,降低饲养成本。此外,使用本地化优质苜蓿青贮替代进口苜蓿干草。在玉米资源丰富地区东北、西北地区推广制作高水分玉米,在奶牛配方中使用高水分玉米,降低饲养成本,提升饲料转化率。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奶牛配方中推广低豆粕日粮模式,使用杂粕类及农产品副产物替代豆粕,减少豆粕用量。

  在犊牛饲喂方面,可对4—6月龄断奶犊牛饲喂新产牛日粮,降低后备牛的饲喂成本;同时关注后备牛体高体重达标情况推广低能高蛋白饲喂模式,充分发掘后备牛潜力。

  李胜利提醒,牧场运营要转变经营思想,将应用于工业的精益管理模式转化至牧场端,形成精益方法论,全面推广精益牧场管理模式。“可通过原辅料出、入库管理和采购周期管理等释放现金流;通过质量监控和库房管理减少原辅料损失和浪费;通过优化TMR制作流程、精细化分群、控制剩料提高工作效率,减低饲喂成本;推广无应激赶牛、优化挤奶流程,做好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提高挤奶效率,节约奶厅能耗和物耗。此外,完善兽医工作流程,建立标准处方,避免药品乱用,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牧场长远发展而言,要做好良种繁育、布局未来建设高产核心群。此外,今年牧场还要坚持做好优牛群调结构工作,全面降低牧场运营成本。

  李胜利表示,开发牛群结构优化标准和损益模型,通过损益核算,精准识别和优化无价值牛只。调整牛群结构,提升成母牛占比≥60%,释放现金流压力。优化全群后10%的低价值牛群,提升牧场运营管理助力单产提升10%,追求“减牛不减量”。

  加快修订完善产业政策化解奶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在奶业市场面临阶段性发展难题的今天,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整显得尤为重要。每一项政策对稳定奶业市场发展不仅有着积极的作用,更增强着消费者以及从业者对于奶业市场的信心。

  针对目前行业发展,李胜利认为要着眼长远发展,加快修订完善产业政策,化解奶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首先,明确青贮玉米折粮相关标准,提高种养结合比例。“部分地方一刀切防止耕地‘非粮化’,禁止一般耕地种饲草,导致饲草供应不足的矛盾加剧。”李胜利建议将青贮玉米、苜蓿纳入国家粮食生产统计范围,研究确定青贮玉米折粮系数,打消地方种青贮不算粮食的顾虑。此外,明确奶牛养殖场配套饲草料地相关标准,完善土地配套与流转政策,提高种养结合比例。

  此外,修订乳品标准,提高国产生鲜乳竞争力。“对于使用复原乳生产加工液体乳的,规范要求必须醒目标识‘复原乳’;鼓励发展原制奶酪,逐渐增加国产乳清产量;修订常温奶标准,保证使用原奶。”

  在乳品消费方面,开展公益宣传,引导科学饮奶健康消费。同时,投放公益广告,组织养殖生产、营养卫生等方面专家,宣传奶牛健康养殖和牛奶营养价值,拉动消费需求。解读不同种类乳制品在原料、加工、营养功能上的差别,不以包装、价格确定优劣不盲目推崇进口产品,避免被个别乳品企业和乳品进口代理商误导。

  对于2024年产业发展情况,李胜利也表示,在经历2022年全球高通胀、原材料成本达到历史高点的情况下,2024年将出现下行趋势。此外,由于2023年中国奶牛存栏数与牛奶产量都将保持6%以上的增速,2024年上半年面临巨大的奶源过剩的压力,部分300—600头养殖场将面临退出的压力,目前需要靠奶牛养殖业自身放慢速度,调节供过于求的局面。

  “中国奶业是朝阳行业,政府高度关注,周期性是奶牛养殖产业的固有规律,遇到的问题也是在发展中的曲折,需要结合长短期政策措施解决当前和深层次问题。”李胜利说到。

  丨来源 :乳业时报采编中心记者 杨丽霞

  丨本期编辑:杨丽霞

  丨校读:杨丽霞

  丨监制:张耀

  丨总监制:赵敏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