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河北的老李就已经在牛舍里忙活了。青贮玉米散发着熟悉的酸香味,但他眉头却皱得紧紧的——“奶价还没有起色,这个月又亏了。”他叹了口气,声音淹没在奶牛的哞叫声中。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9月第2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03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3.5%。
这不是老李一个人的困境。从河北到内蒙古,从黑龙江到新疆,无数奶农正经历着“亏损”的煎熬。消费降级、进口奶粉冲击、饲料成本上涨……多重压力之下,奶农们被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等待救援?不如主动突围。这场自救之战,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对养牛这件事的重新认识。
01 为什么高产却亏损?
曾几何时,中国奶业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十年”。单产翻倍、规模扩张,一个个数字记录着行业的辉煌。但高速增长背后,结构性矛盾一直在暗流涌动。 最新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5)》显示,2024年全国荷斯坦奶牛年平均单产已经达到9.9吨,比2023年提升了0.5吨,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令人震惊的是,养殖效益却断崖式下滑,规模牧场亏损面超过90%。为什么产量提高,赚钱却更难了?
一个人能养多少牛?在荷兰,一个家庭牧场的饲养员可以轻松管理100头奶牛。而在国内,这个数字只有40头左右。人力成本相差甚远,这还不算其他管理支出。更扎心的是奶牛利用效率,国际先进牧场的奶牛平均胎次可以达4.5胎,一头奶牛可以贡献4个完整的泌乳期。而在国内,平均只有2.9胎,奶牛刚进入产奶高峰就被淘汰了。
钱都花哪去了?山东某规模化牧场的成本清单让人触目惊心,人员工资占比高达28%,远超国际15%的合理区间。为了追求单产,过度投入精饲料,让每公斤牛奶背负着0.8元的额外成本。“我们不是在养牛,而是在烧钱。”一位牧场主苦笑着说。
喂错了?《2025至2030年中国奶牛用预混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五年,奶牛专用预混料年复合增长率约6%,奶牛日粮中精料占比较高。福建长富乳业创始人蔡永辉表示,这种“舍本逐末”的喂养方式,不仅推高了成本,更导致奶牛代谢病发病率攀升。
02 回归本质
奶牛不是产奶机器,而是有生理规律的反刍动物。自救的核心,就在于回归这个最基本的认知。
福建长富乳业创始人蔡永辉表示,以前总想着让牛多产奶,现在明白了,让牛健康活着才是根本。我们应该放弃对年单产14吨的盲目追求,转而将目标锁定在9~10吨的健康产奶区间,这样不仅能使每公斤牛奶的饲料成本降低0.3元,而且奶牛利用年限能延长2胎次左右,相当于减少30%的后备牛补充量。这样既保证了种群更新,又大幅降低了饲养成本。
“现在我的目标是让每头牛都能安享晚年。”一位老养殖户笑着说,“它们为我们产奶,我们应该给它们更好的生活。”
蔡永辉提到,成功的牧场应该推行精准喂养,根据每头牛的产奶量、胎次、体重等因素定制日粮,避免浪费。同时优化人员配置,一人多岗,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疾病防控、优化营养配比,让奶牛更健康、更长寿。他说:“现在我们的目标是让牛活得更舒服,而不是产得更多。”
这些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不仅适用于规模化牧场,也对小规模牧场奶农带来了启发。小型奶农可以“组团”,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销售牛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议价能力。“一个人走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
除了通过合作增强抗风险能力,延伸产业链也成为越来越多牧场的现实选择。有条件的牧场开始发展休闲观光、农家乐、乳制品加工等业务,增加收入来源,降低市场风险。
事实上,奶业的发展从来不是依靠某一次颠覆性的突破,而是源于持续不断的积累与优化。奶业的自救之路,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变革,而是由无数个细节改善累积而成。当更多奶农开始回归养牛本质,尊重行业规律,中国奶业的下一站春天,就在不远的前方。
03 春天必将来临
奶价周期如同四季轮回,有“寒冬”就必有“暖春”。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国奶业共经历三次价格波动周期,每次低谷后都会迎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和效率的飞跃。当前的行业洗牌,淘汰的是那些依赖低价竞争、忽视成本控制的落后产能,而给精细化管理的牧场留出了生存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阶段性的挑战其实正在为行业的未来升级铺路。更重要的是,中国奶类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随着消费升级和乡村振兴的推进,潜在的需求空间依然巨大。眼前的调整不是终点,而是行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因此,对于坚守中的从业者来说,越是低谷期,越是修炼内功、布局未来的关键阶段。那些能在寒冬中练就“成本控制”内功的奶农,终将在春天收获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为奶业的再次辉煌积蓄力量。
这一切,正如无数从业者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的那样:只要踏实走好每一步,未来就值得期待。“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老李看着正在悠闲反刍的奶牛,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作者:肖鑫鑫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