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麦收遇雨这件事,近日引发了全网的关注。尤其是河南,作为全国小麦第一主产大省,连日的降雨,使得小麦的产情猜测颇多。
河南是我国小麦种植大省,约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25%,可以说,我们吃的每4个馒头中就有1个是由河南小麦粉制成的。所以,河南遭遇了连日的降雨,引发了广泛关注。
对此,河南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小麦烘干,以确保小麦质量、确保颗粒归仓、确保农民收益。
而根据天气预报来看,从本周开始,降雨将逐渐停止,但这一停不要紧,粮食市场却陡然发生了变化。
主要表现为小麦跳涨,而玉米下跌。
对于新麦的产情,我们曾分析过,由于各类消息并不全面,因此产情并不明朗,而这时不如多关注陈麦的行情。
而刚说完没多久,陈麦就出现了跳涨的行情:
首先是储备小麦销售继续溢价成交,部分地储小麦的价格更是登上了1.5元+,这使得小麦市场信心大振。
其次,面粉企业报价也全线上涨,尤其是河南、山东地区,部分企业最高涨幅达到了6分。其中,已有企业的报价再次登上了1.4元/斤,而优质小麦的价格还要更高。
降雨、涨价,这使得小麦减产减质的风刮得更大,那么今年小麦的大行情定了吗?
对此,我们仍然建议要理性看待。
一方面,小麦尚未大面积收获,部分地区小麦受损,以及受损程度尚没有确切数据;另一方面,天气炒作也是常有之事。
所以,当前小麦的跳涨,与现实相比,更多还是情绪助推的。所以有点“雷声大、雨点小”,至少现实中并没有出现全民抢麦的现象。
再加上今年粮食市场波动起伏比较大,对于后续走势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个问号。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小麦产情影响多少,优质优价这一趋势已开始显现。
降雨助力小麦上涨,但是对于玉米来说,却是“负面”作用。
本来昨天就想提一下玉米的下跌的,现在才说似乎有点马后炮了,但是逻辑其实是一样的。
即雨过天晴,玉米上量必然增加,那么价格自然也就要下跌了。
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5月30日,山东深加工晨间玉米到货车数量猛增800多,总量直接突千。
不过,市场关心的倒不是玉米的上量下跌,而是随着部分地区芽麦增多,会不会有更多小麦进入饲料领域,从而挤占玉米需求?或者说,玉米还有上涨的机会吗?
对于这个问题,新农观认为需从两个方面来看待:
一是至少目前来看,山东玉米的这轮下跌主要还是由天气引发的,虽然小麦替代已经在发生,但是收成未定,大面积替代尚未出现,并不能认为玉米就此大势已去。
二是当前玉米余粮所剩不多,供应持续缩紧,再加上成本支撑,预计挺价情绪也较浓,所以整体跌幅有限。
那么,玉米还能涨吗?
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小麦行情。
毕竟在大部分区域,小麦仍然是玉米的天花板,如果小麦分化较严重发,那么意味着前期可能将有大量小麦流入饲用,进而压制玉米。
二是政策信号。
今年是粮食市场回归常态的一年,但这个常态已不再是过去的常态,对于新的常态范围在哪,更多的还需要政策的引导。
所以不要着急,尤其是在价格持续上涨时更要保持理性,多看供需,少看情绪。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2-13]
-
[02-13]
-
[02-13]
-
[02-13]
-
[02-12]
-
[02-12]
-
[02-12]
-
[02-12]
-
[02-11]
-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