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自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此前,美方于4月2日单方面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中方反制措施迅速落地。作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领域,玉米市场将面临哪些冲击与机遇?本文为您深度解读。
一、关税加码:美玉米进口成本飙升,进口量或归零
1. 税率叠加,成本压力陡增
此次中方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叠加此前针对玉米等商品的15%关税(配额外税率从65%升至80%),美玉米综合税率将大幅提高至114%(80%+34%)。按当前汇率及成本测算,美玉米到岸完税价将远超国内现货价格(广东港玉米约2280元/吨),价格优势彻底丧失。
2. 进口量持续萎缩
2024年我国自美进口玉米仅207万吨,占全年进口总量的15.2%,且2024年下半年采购量已降至极低水平(单月不足50万吨)。加税后,美玉米进口量或趋近于零,国内玉米供应将更依赖国产及南美、乌克兰等地。
二、国内市场:自给率提升,价格或获支撑
1. 国内玉米自给率超95%
2024年我国玉米产量达2.95亿吨,进口量仅占国内总供应的4.4%,其中美玉米占比不足1%。国产玉米已完全主导市场供需,关税影响更多体现在情绪端提振。
2. 替代谷物成本同步上升
中方同步对美小麦、高粱加征关税(15%、10%),推高替代谷物价格。例如,美高粱进口成本增加后,饲料企业可能转向国产小麦或玉米,间接利好玉米消费。
3. 政策粮库存充足,价格波动可控
国内稻谷、进口储备玉米等政策粮库存高企,可有效填补供需缺口,抑制玉米价格大幅上涨。
三、产业链影响:饲料企业调整配方,生物育种加速
1. 饲料配方多元化
企业或加大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如菜籽粕、棉籽粕),并优化低蛋白日粮配方,降低对进口大豆和玉米的依赖。
2. 国产替代加速
政策倒逼国内提升玉米单产,转基因玉米商业化进程有望提速,长期将增强国产玉米竞争力。
四、全球格局:美国出口转向,中国供应链多元化
1. 美国玉米出口承压
失去中国市场后,美国玉米或转向墨西哥等传统买家,但全球供需仍受南美天气、地缘政治等因素扰动。
2. 中国进口来源多元化
2024年我国自巴西进口玉米占比达47%,乌克兰占34%,未来将进一步巩固与新兴供应国的合作,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此次关税加码是中方维护权益的必要反制,短期或引发市场对玉米价格看涨情绪,但国内供应充足、政策调控有力,玉米市场将保持平稳运行。长期来看,政策将加速国内粮食自给战略,推动玉米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型。
玉米市场,危中有机! 关注政策动向与产业升级,方能把握未来机遇。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4-09]
-
[04-09]
-
[04-09]
-
[04-09]
-
[04-08]
-
[04-08]
-
[04-08]
-
[04-08]
-
[04-07]
-
[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