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甘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2024年,我省粮食系统把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增强物资储备保供实力作为“重头戏”,抓收购、增储备、稳价格、保安全、守底线,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笃定前行,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粮食收储调控迈向新高度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4年我省科学把握市场规律,统筹粮食收购和市场调控,打好主动仗、组合拳,确保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加大增储轮换力度,按照省市县三级政府储备粮轮换的方案,加大市县新增地方储备粮量,有效发挥了政策性收储的稳压器作用。
在资金方面,持续完善收购融资支持机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安排信贷资金,支持省内各类企业开展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去年以来,玉米价格持续低位运行,我省及时启动央地协同运作机制,加大与中储粮兰州分公司对接力度,争取中央玉米调节储备,协调各地闲置仓容落实收储任务,加大收购数量,玉米收购价回升。近期,我省玉米收购价格回暖至2.18元/公斤,助农增收1.8亿元,保护了农民利益。
同时,我省加力推进“引粮入甘”“甘粮出省”,全省各地与主产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粮食总收购量同比增长9.2%,总销售量同比增长1.8%,实现了购销“双增长”。
储备安全保障有了新提升
粮安天下。2024年,省粮食和储备局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重点支持粮食仓储、物流、安全和应急设施建设,全省总投资9.97亿元,建成粮食储备库项目17个,新增标准仓容26.39万吨,标准化仓容达685万吨。兰州、白银、临夏、定西、陇南等地支持13个粮食和应急储备骨干项目建设,有力弥补了仓储物流设施短板。
大力推进科技储粮,在2家省直企业试点光伏控温绿色储粮技术,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高质量组织完成国家级新收获玉米会检工作。金昌市开展“储备粮标准化管理提升深化年”活动,打造示范仓3个。
应急物资保障开创新局面
省粮食和储备局建立健全应对重大灾害应急保障响应机制,组织开展粮食应急省区市联合演练、物资紧急调运演练,完善灾情报告、物流组织、指挥调度等措施,全省累计调运应急物资179批次、23万余件。这是机构改革以来我省调运次数和数量最多的一年。
建立区域联动协调机制,我省与周边省区签订构建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框架协议》、粮食流通行政执法《合作协议》。全面摸清省级应急物资“家底”。推动应急物资储备前置工作,陇南、定西、白银、武威、酒泉、甘南、张掖、庆阳等地在多灾易灾和交通偏远乡镇设立前置点,涵盖应急物资近40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甘肃局在酒泉、张掖、定西前置中央应急物资23.2万余件,使我省基础薄弱地区储备实力显著增强。
粮食流通监管迈出新步伐
2024年,省粮食和储备局扎实开展全省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实现近三年对省市县三级国有粮食企业全覆盖。开展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粮食企业“合规运营提升月”活动,严格执行粮食购销定期巡查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35例,有效维护了粮食流通秩序。制定粮储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粮食企业信用监管实施细则,建立省级联合执法协同联动机制,粮食流通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创新轮换验收方式,以线上为主开展省级储备粮终验。建成全省粮食购销数字化监管系统,实现对收购入库、储存到销售出库等全过程实时监管。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4-22]
-
[04-22]
-
[04-22]
-
[04-22]
-
[04-22]
-
[04-22]
-
[04-22]
-
[04-22]
-
[04-22]
-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