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师可克达拉市农业农村局近日消息,2025年我国转基因玉米制种区域将进一步扩大,其中四师可克达拉市获准开展转基因玉米制种,这将为师市玉米种业的发展增添助力。
据了解,师市在发展杂交玉米生物育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制种经验丰富,生产出的玉米种子其发芽率、纯度等指标均超国家质量标准,是杂交玉米种子生产最佳优势区,也是兵团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在发展玉米制种上,我们有着不断加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打底’。”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军介绍说,师市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56.23万亩,覆盖全部制种田,基本实现条田、林网、渠、路配套,单块条田普遍在300亩以上,土地平整,作物统一,利于制种大面积布局。据悉,近年来,师市通过科学运用制种大县奖励资金,撬动社会资本近2亿元,建成果穗烘干线17条,种子年烘干能力达到16万吨;建成种子精深加工线11条,年加工能力7.5万吨;现有晒场122.5万平方米,单轮可满足近5万吨种子晾晒需求;库房7万平方米,可满足7.5万吨种子仓储需要;购买玉米抽雄机14台,收获机202台,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100%。
“我们在玉米制种生产中大力推广‘矮、密、早’栽培模式,通过土壤改良、精量播种、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抽雄等农机农艺集成技术应用,实现节本增效,亩均产量500公斤以上,2023年最高单产达到1034公斤,创造全国高产新记录。”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连杰认为,质量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对师市种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严格落实“八证”管理制度,师市生产的种子质量基本达到单粒播种标准,果穗烘干的玉米种子芽率达95%以上,种子籽粒饱满、商品性好,备受疆内外生产经营者和玉米种植户的青睐。
第四师依托创锦、金天元等师域种业龙头企业,运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职工”模式,不断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领办创办制种专业合作社,有序流转职工身份地,出台各项惠民政策,完善“耕、种、管、收”全过程技术服务等措施,制种玉米亩均产值达到3500元,亩效益超过2000元。同时逐步探索打造“种头粮尾,农头食尾”的全产业链,构建起职工拿“大头”、合作社有“甜头”、企业有“赚头”的企农双赢共同体。
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师市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优势地位,着力推进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师市不断改善种业发展环境。制种基地实行“师、团、连”三级管理,由农业农村局牵头指导,各部门协同配合做好执法、检测、检疫、服务、培训等各项工作。通过抓好基地源头治理,强化企业生产经营许可资质、亲本种子植物检疫等市场准入审查,严格落实生产备案制度。构建“属地为主、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社会参与”的监管格局,形成“行业管理+综合执法+行业协会”监管体系,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跨部门跨区域联动保护和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机制。
自2021年开始,师市依托制种经验丰富、生产的种子质优量高等优势,先后承接了大北农和中种集团的部分生产性试验,并达到了预期效果,未发生任何转基因生物安全事故,为开展生物育种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获准入局转基因玉米制种区域,将进一步推动师市生育育种产业化继续扩面提速。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2-14]
-
[02-14]
-
[02-14]
-
[02-14]
-
[02-14]
-
[02-13]
-
[02-13]
-
[02-13]
-
[02-13]
-
[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