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实施座谈会,落实种子法有关要求,推动实质性派生品种(EDV)制度早落地早见效,激发育种原始创新活力。
光大证券分析称,此次EDV制度的加速推进,标志着中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进入新阶段。EDV制度的核心在于建立育种者间的利益分享机制,通过限制对原始品种的“修饰性育种”,保护原始创新成果。
当前我国种业同质化问题突出,2024年审定的玉米品种中,近40%为模仿改良品种。EDV制度落地后,需支付原始品种权人许可费的比例预计提升至15%-20%,直接推动头部种企研发投入回报率提升。
叠加中国对美农产品加征34%关税政策,大豆、玉米等进口成本显著抬升,2024年自美进口大豆占比已降至21.1%,进口替代需求倒逼国内种业技术升级。
政策层面,中央对于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将加大对种业的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这将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种业的发展。同时,转基因商业化进程加速,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扩大玉米、大豆生物育种试点,预计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将突破4500万亩,带动种子市场规模增长超60亿元。
技术储备方面,国内转基因玉米品种单产较传统品种提高8%-12%,抗虫效果达95%以上,头部企业性状许可费收入已进入兑现期。
结合中国对美部分农产品加征34%关税的反制政策来看,EDV制度与关税政策形成双重催化:一方面,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强化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CR5有望从28%提升至35%;另一方面,进口替代加速转基因技术渗透,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性状的企业将主导市场份额分配。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认为,2025年我国玉米供需缺口预计达2000万吨,转基因品种推广可减少进口依赖约30%,种业与粮食安全主题形成强关联,预计2025年种业市场规模预计达1412亿元,其中转基因种子占比或突破30%。落脚到A股市场,转基因技术突破和进口替代逻辑形成板块双击效应,关注转基因技术领先的龙头种企。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4-09]
-
[04-09]
-
[04-09]
-
[04-09]
-
[04-09]
-
[04-08]
-
[04-08]
-
[04-08]
-
[04-08]
-
[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