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垦农发”,股票代码601952)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并营收109.17亿元,归母净利润7.30亿元。虽受农产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营收及净利同比分别下降10.28%、10.56%,但在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布局、科技创新等方面表现亮眼,尽显国有农业龙头企业的韧性与活力。
作为粮食安全“国企担当”,苏垦农发2024年全年粮油总产达26.77亿斤,本部稻麦周年亩产2426斤,超出江苏省内平均水平20%。
面对极端气候挑战,公司调配4个农机应急保障中心、2000余台套设备,完成12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收割、98万亩水稻抢收以及117万亩小麦播种,秋粮损失率被控制在3%以内。这一成果不仅凸显了公司规模化种植与机械化作业的优势,也彰显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决心和能力。
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主经营耕地136.4万亩,土地流转面积40.9万亩,为稳定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公司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组建科技信息部,强化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和全产业链技术革新,为农业生产注入科技力量。在“三秋”作业中,公司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发挥关键作用,实现了对农机的高效调度和作业质量的精准把控。
科技创新是苏垦农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4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1.06亿元,实施99项科研项目,推动智慧农业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
在智慧农业提效上,公司推广45.7万亩微喷育秧技术,秧苗均匀度提升25%;建成麦芽行业首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NAS认证),主导制定《蒸馏酒用麦芽》团体标准。
在绿色转型方面,推进药肥“双减”,本部纯氮用量下降8%,秸秆还田率达95%;建成10个全国绿色食品原粮基地,农产品质量追溯全覆盖,“渠星”大米、“葵王”油脂获“江苏精品”认证,溢价效应显著。
种业方面,公司所属大华种业作为种业“芯片”担当,2024年全年销售种子50万吨,江苏省内常规稻麦种市占率稳居第一。自主选育的“大华1146”等9个品种通过审定,获植物品种权4项。公司与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共建育种实验室,加速“育繁推一体化”进程,种子业务江苏省外拓展加速,营收占比提升至16.6%。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4-23]
-
[04-23]
-
[04-23]
-
[04-23]
-
[04-23]
-
[04-23]
-
[04-23]
-
[04-23]
-
[04-23]
-
[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