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2025年春玉米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yumi/ 2025年4月25日 全国农技推广
广告

  东北丘陵漫岗区和三江平原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麓丘陵区、黑龙江西部、吉林中西部,3月中旬以来该区域大部温度较往年同期偏高,降水量偏多,目前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0%—85%,墒情整体适宜,黑龙江东南部局地墒情过多。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易出现季节性干旱,尤其春旱多发、常发。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当耕层5cm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0℃—12℃,且5—1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5%—85%时抢墒播种。田间基础设施较好、有灌溉条件的农田,灌溉玉米可采取浅埋滴灌干播湿出等技术措施,造墒播种,一播全苗。墒情过多地块,要及时排涝降渍、散墒增温。在春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65%、65%时应及时补灌。旱地玉米可推广抗旱坐水种、深开沟浅覆土播种、明沟深种等技术,配套保水剂拌肥混匀底施、覆盖保墒及合理密植措施,促进抗旱保苗。

  (三)节灌措施。本区域灌区可采取以下节水补灌措施:一是“一条龙”抗旱坐水种。播种时,利用拖拉机带动抗旱水箱进行补水,亩灌水3—5方。二是采用软管(小白龙)输水补灌。顺着玉米垄沟隔沟补灌,一次灌溉3—5垄,每次灌水30—50方/亩,结合灌溉追肥。三是浅埋滴灌。播种后立即滴灌出苗水10—15方/亩,此后根据土壤墒情在春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少量多次补灌,每次滴水15—20方/亩。根据玉米需肥规律随灌溉追施水溶肥,促进水肥耦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玉米产量。

  辽河流域平原灌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内蒙古西辽河灌区、辽宁中部、吉林中南部。3月中旬以来该区域大部温度偏高0℃—2℃,降水偏多1—2倍,局地偏多2—4倍,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5%—85%,墒情整体适宜,辽宁中部及吉林中南部局地墒情过多。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地下水资源匮乏,超采严重。灌区应以高效节水灌溉为核心,大力推广浅埋滴灌,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水肥耦合。目前墒情较好,光温适宜,应加快播种进度,在5—1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5%—85%时抢墒播种。墒情不足或干旱地块可在播种后灌1次出苗水,滴水齐苗。苗期墒情较好可不灌水,并结合中耕以促根下扎。6月中旬开始灌水,之后在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及时灌溉。在玉米拔节前,在行间深松30—35cm,充分纳蓄雨水。旱地应以保墒为核心,推广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保水剂拌肥底施,覆膜地块要把薄膜压紧压实,防止大风揭膜。

  (三)节灌措施。本区域主要为井灌区,田间节水灌溉工程设施较好,灌溉保证率较高,可采用以下节水灌溉措施:一是浅埋滴灌。播种后滴灌出苗水10—15方/亩,此后在土壤墒情不足时进行补灌,每次滴水15—25方/亩,结合灌溉追施水溶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二是软管(小白龙)输水灌溉。沿玉米垄沟进行灌溉,每次灌水30—50方/亩,结合灌溉追肥。三是小畦灌溉。应做到畦田平整,每次灌水40—50方/亩。

  华北北部春玉米种植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河北北部、山西中北部、内蒙古燕山丘陵区和辽宁西部。去年入冬以来,该区域有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春季温高风大,土壤失墒较快,目前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不足。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春旱、夏伏旱时有发生。灌区重点推广膜下滴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套适当密植,做好化控防倒伏。本区域可采用“秋深松+春旋耕”结合方式精细整地,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和灌溉均匀度,但不适合砂地和低洼地等特殊地块。4月下旬以后待耕层5—10cm地温稳定通过10℃后播种。旱区要以蓄水保墒为核心,重点推广保水剂、坐水种、深松耕+长效肥、地膜覆盖等集雨抑蒸保墒技术。

  (三)节灌措施。本区域主要为井灌区和河灌区,可采用膜下滴灌、浅埋滴灌、喷灌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根据土壤墒情、降水情况和玉米需水规律少量多次补充灌溉。播种后2天内灌出苗水,湿润地块灌水10—15方/亩,干燥地块灌水15—25方/亩。苗期一般不灌水,可中耕锄划促根下扎,提高玉米抗旱能力。拔节至灌浆期当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及时滴灌,每次灌15—25方/亩,全生育期一般灌溉5—7次。结合灌溉和玉米需肥规律追施水溶肥,促进水肥耦合。

  西北春玉米种植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春玉米种植区。目前大部分区域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75%,墒情适宜;内蒙古西部、甘肃陇中和陕西陕北局地、宁夏南部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墒情不足。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灌区玉米以高效节水灌溉为核心,重点推广玉米浅埋滴灌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创高产。旱区大力重点推广集雨补灌、保水剂拌肥底施、加厚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等旱作节水技术。未播种地块应加快播种进度,趁墒情适宜抢墒播种。灌区墒情不足地块,可采用干播湿出技术,播后及时补灌出苗水。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低于60%、65%、70%和65%时及时灌溉,结合灌水追肥。旱地玉米可在大喇叭口期充分利用集雨设施集蓄雨水,将肥料溶解在水中用注肥枪将肥液注射在根系附近,补水补肥;也可叶面喷施含锌水溶肥,提高结实率和穗粒数。

  (三)节溉措施。本区域灌区主要为渠灌和井灌混合灌区,可采用以下节水灌溉措施:一是膜下滴灌和无膜浅埋滴灌,播种后,滴灌出苗水10—20方/亩。此后,根据土壤墒情和玉米需水规律进行滴溉,少量多次,全生育期滴水11—12次,间隔时间8—12天,每次滴水量20—30方/亩,滴水总量250—300方/亩,结合灌水追施滴灌专用肥或其他速效肥。二是小畦灌,每个小畦约0.5亩,畦面相对高差不大于3cm,每次灌水50—60方/亩,全生育期灌水6—7次,灌水总量340—360方/亩。三是垄膜沟灌,每次灌水约50方/亩,全生育期灌水6—7次,灌水总量300—350方/亩。杜绝大水漫灌。

  西南春玉米种植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春玉米种植区。目前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四川北部、云南中部和北部、贵州南部局地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墒情不足。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河、塘等较多,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农田灌溉基础设施不足,春旱、夏伏旱时有发生。旱地要以蓄水保墒为核心,重点推广保水剂、覆盖保墒等抗旱节水措施。有补灌条件的地块,以节水增效增产为核心,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灌溉施肥。

  (三)灌排措施。本区域主要为雨养区,有水源条件的可利用河水或水塘,采用滴灌技术进行少量多次灌溉,结合土壤墒情每次亩滴水15—20方,全生育期一般灌5—7次。结合灌溉和玉米需肥规律追施水溶肥,促进水肥耦合。降水偏多易出现渍涝的地块,雨季来临时应及时清沟排水,排涝降渍。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全国农技推广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