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玉米合理密植精准调控栽培技术
/yumi/ 2025年3月21日 武威日报
广告

  玉米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36万亩左右,亩产量880公斤左右,相比全国类似地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玉米合理密植精准调控栽培技术是提高亩产量的一项好技术,在我市推广应用后可大面积提高亩产量和增加种植收益。

  该技术通过科学选种、精准水肥管理及全程病虫害防控,为玉米高产稳产提供了系统化种植方案,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科学选种因地制宜。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关键的第一步。在海拔1700米以下区域籽粒玉米选择先玉1225、农华101等品种,粮饲兼用玉米选择先玉1225、先玉1321等品种。在海拔1700~2000米区域籽粒玉米选择DK181、美硕868等品种,粮饲兼用玉米选择美硕868、和恒5266等品种。青贮玉米选择京九青贮16、兴盛青贮188等品种。

  底肥施用注重平衡。底肥的施用对玉米的生长至关重要。尽量增施有机肥,亩施腐熟牛、羊粪1500~2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100~150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酸锌2公斤;未使用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的地块,亩施平衡复合肥(N-P2O5-K2O:15-15-15)35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酸锌2公斤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作基肥。

  精准播种合理密植。适时的播种是确保玉米高产的关键。4月上中旬,表层土壤5~10厘米处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采用玉米精量播种机,铺设滴灌带、覆膜、播种一次完成。播种深度3~5厘米。合理的种植密度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密植标准因种因地制宜,籽粒玉米及粮饲兼用玉米每亩保苗5000-6000株,青贮玉米6000-6500株,密植品种可达6500-7500株。

  水肥一体化高效管理。科学地灌溉和施肥是确保玉米健康生长的关键。全生育期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单次灌水量30-35立方米/亩,间隔10-15天,总灌水量280-350立方米/亩。结合灌水追肥3次: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追施尿素15公斤、25公斤/亩,灌浆期视长势追施5-10公斤/亩。

  全程防控病虫草害。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覆膜前每亩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00毫升或42%甲·乙·莠悬乳剂100-120毫升,兑水30公斤,封闭除草;3-5叶期亩用40克/升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乳剂80-100毫升,兑水30公斤,在地埂、水沟边的杂草上进行喷雾防治。针对红蜘蛛,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用28%阿维·螺螨酯悬浮剂10-15毫升/亩,兑水30公斤,在地埂、水沟边的杂草上进行喷雾防治;6月中下旬当玉米中下部叶片出现黄斑时,交替使用28%阿维·螺螨酯悬浮剂10~15毫升/亩或20%唑螨酯悬浮剂7~10毫升/亩兑水40~50公斤防治。棉铃虫、黏虫则在小喇叭口至抽雄前选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10~15毫升/亩或10%四氯虫酰胺15~20毫升/亩兑水40~50公斤,交替使用,喷雾防治1~2次。

  适期收获保障品质。适时收获是确保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最后一步。籽粒玉米待苞叶变黄、籽粒乳线消失后推迟7-10天收获;粮饲兼用玉米于乳熟末期或蜡熟前期(乳线达3/4或消失)抢收;青贮玉米在籽粒乳线达1/2时收割,确保营养与产量最佳平衡。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李永德
 文章来源:武威日报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