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条一条视频,看完后有些心酸又无奈。
大概意思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排队等着收玉米,按理说,这时候玉米还未成熟(麦茬玉米),机手发了个视频,说是都在排队等收。
再往后面看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干旱,又没有条件进行灌溉浇水,玉米叶片已经发黄,玉米穗都没有就收了,也就是当做青储收了。
下面有网友留言,他们当地也有这种情况,现在卖青储,一亩地还能卖几百块,如果再继续生长下去,没有下雨的话,等到玉米干枯之后,这些青储的钱也卖不到。
小帮手所在的豫东地区,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田间确实很干旱,没有浇水的地块,玉米长势弱。
我家也种了5亩地的玉米,7月中旬的时候浇过一次,玉米长势还算可以。
能理解那些想去浇水,但是当地又没有浇水条件农户的心情,比如河里、井里已经没水,抽不上来水。
还有一些是需要排队,当地井少地多,一口井一天浇不了多少地。
关于玉米当做青储收的事情,这几年好像都比较受大家关注,正常情况下,近期一些地方的青储玉米正处于收获高峰期。
一吨便宜的有300多,贵的有500多,一亩地3-4吨的话,能卖1000多元。
但要注意2点,其一是种植的就是青储玉米品种,就是为了收青储而种植。其二,不是青储玉米品种的话,也是种植的春玉米。
如果是夏玉米的话(麦茬玉米),当前才处于抽雄期,玉米穗还没结,营养有限,达不到青储玉米的要求。
而开头所说的一些农户排队收青储玉米,那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对于收获方来说,价格压的很低,虽然视频中没有提到具体每亩的价格,估计也不会高,一亩地给2-3百的话,农户就能得2-3百。
对于农户来说,如果不卖青储,让玉米继续生长下去,已经有难度了。即便能坚持到最后,产量也不会高。
最终的收益可能还没有现在卖青储挣得多,与其这样,不如尽快卖掉,还省事了。
所以说,看到这种情况,小帮手内心是很心酸的。如果是风调雨顺的年份,或者能灌溉浇水的话,玉米亩产1000斤,按照当前的玉米价格,一亩地也能收益1100-1200元。
而现在卖青储,等于一亩地少了好几倍的收益,本来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主要就靠几亩地生活了,结果遇到了今年的干旱,找谁说理去。
今年夏季以来,黄淮平原不少地区遭遇严峻的气象干旱。比如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山东菏泽等地区,土壤墒情指数持续低于临界值。
在长时间的干旱下,如果得不到多次的灌溉浇水,玉米植株高度矮化,籽粒产量不足,减产明显。
而如果去灌溉浇水的话,也会增加种植成本,比如电费成本、人工成本,还有一些叶面肥的成本等,一亩地多出来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在这种情况下,要思考一个问题了:是不是玉米卖青储,会更划算呢?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8-07]
-
[08-06]
-
[08-05]
-
[08-04]
-
[08-01]
-
[07-31]
-
[07-30]
-
[07-29]
-
[07-28]
-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