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 第一届 | 第二届 | 第三届 | 第四届 | 第五届咨询热线:010-62829357 62985323 62979549

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1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建设。学科群重点实验室是以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以12个专业性(区域性、企业)重点实验室为骨干、以9个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的重点实验室体系,推进了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的全国性和区域化科学布局。通过该学科群的建设,搭建了有效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平台,解决影响畜禽水产养殖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和创新养殖业高新技术,为我国现代畜禽水产养殖业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实验室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畜禽健康养殖,畜产品高效、安全生产行业发展重大、关键性共性技术需求,围绕解决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动物产品质量和安全、环境污染三大课题,重点开展动物营养代谢与调控、品质营养学、精准营养与健康养殖、饲料安全、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评定和数据库维护更新、草业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基础等研究。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共751人。其中,高级职称441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级职称234人,初级职称76人;45岁以下中青年人员占70.6%,有博士和硕士学历者占72%。建成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团队23个,已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前瞻能力的创新型研究团队。2011-2015年期间,学科群重点实验室获各级成果奖励16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项;发表学术论文6059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535篇;出版专著157部,获授权专利588件,制/修订标准42项,其中国家标准7项;培育新品种22个,研制新兽药7个。固定人员751人。其中,高级职称441人;45岁以下中青年人员占70.6%。培养研究生2791人、博士后93人。学科群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设置开放课题,促进了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以动物营养参数与饲养标准、中国饲料数据库、畜禽健康养殖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现代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在农业部及主管部门、各依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将始终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立足应用基础研究,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开放性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窗口迈进。

实验室热忱欢迎国内外同行来室工作,长年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实验室联系人:张宏福研究员 联系电话:010-62818910。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成员名单

类别 序号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站)名称 依托单位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1 农业部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1 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
2 农业部动物生化与营养重点实验室 河南农业大学
3 农业部动物抗病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
4 农业部饲料安全与生物学效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
5 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6 农业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7 农业部牧草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8 农业部华东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
9 农业部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10 农业部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11 农业部水产畜禽营养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12 农业部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1 农业部饲料资源与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 武汉工业学院
2 农业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3 农业部草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
4 农业部东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东北农业大学
5 农业部华北动物遗传资源与营养科学观测实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6 农业部西北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新疆农业大学
7 农业部华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8 农业部中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9 农业部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