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 |
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承办单位: |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
Arthur Kroismayr博士是专注于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的动物营养学家。2002年在维也纳自然资源与应用生命科学大学(BOKU)获得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精油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之后,他加入奥地利一家全球知名的饲料添加剂企业并担任产品经理。后来专注于猪的营养与研究。
2007年师从德国Wilhelm Windisch教授,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奥地利奥吉美公司并担任研发总监,为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开发创新的木质素纤维产品。
David Bravo博士,出生于法国,2001年于法国顶尖的大学Agro Paris Tech (France)以优秀的成绩获得动物营养博士学位,随后就职于法国农科院INRA,从事动物的基础研究, 然后加入法国最大的动物营养公司InVivo NSA, 前后担任反刍和禽类的研发工作,自从2006年加入潘可士玛以来,先后单任全球研发总监及董事,现任潘可士玛全球首席发明官及常务董事,过去10多年从事动物营养的研发领域期间,在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等国际知名的杂志发表过多达72篇研究成果,关于植物提取物的研发成果占据了50%以上的内容,其中主要发明专利12项之多。David Bravo 博士对于植物提取物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曾经与世界知名的10多家动物营养科研机构进行联合研发合作。
2002-2005 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2005-2008 山东六和集团工作
2008-至今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论文、著作
研发: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美国考察随感?发表于2006年《饲料博览》
《不同饲粮氨基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及乳汁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发表于2011年《动物营养学报》。
1987年加入正大集团,持有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负责正大集团饲料技术职能线工作, 同时也是正大集团猪事业线遗传育种委员会主席,另外还负责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动保工作。石博士拥有业内资深经验,是国际及国内畜牧行业知名专家。
石格立副董事长带领正大饲料研发团队,站在引领市场变革的高度,推出“正大猪九宝套餐”营养体系,从母猪、仔猪到肥猪,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和管理环环相扣,通过详实的数据体现产品的优势和特性,提出的“全价值猪”等一系列理念。截至目前,正大猪九宝套餐产品的应用已覆盖全国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
教育背景
1.博士学位(哲学)
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2011年获得。论文的题目是“限制断奶仔猪生长的营养性策略研究”,师从著名导师Mingan Choct, Roger Campbell 和Lene L Mikkelsen。
2.硕士学位(农村科学)
南澳大利亚弗林斯德大学,2008年获得。该学位是校企联合培养性质,主要研究方向是家禽生产、营养和健康,论文题目是“动物蛋白的营养富集”。
3.学士学位(海洋生物学)
南澳大利亚弗林斯德大学,2004年获得。在本科学位期间,完成了广泛的选修课程,包括数学、有机化学、统计学、全球化、人类营养和新陈代谢、遗传学和动物行为学,是班里最优秀的五名学生之一。
4.印尼语学位证书
南澳大利亚弗林斯德大学,2004年获得,该证书是在本科学习期间获得,期间2001年在印度尼西亚加扎马达大学的印澳交流中心做一年的文化交流生。
工作经历
1.阿斯特(ACE)畜牧咨询有限公司,动物营养顾问,澳大利亚(2006年-2017年1月)
阿斯特(ACE)畜牧咨询公司是一家备受推崇的公司,它为整个亚太地区的动物生产商提供营养和生产建议。在阿斯特(ACE)畜牧咨询有限公司期间,我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大型养猪场、小型自由放养蛋鸡和肉鸡养殖者、以及大型饲料企业提供最低成本饲料配方。我们还为农场、饲料生产商和预混料生产商提供技术支持,除了进行农场访问,还协助开展行业和商业资助的研究试验(通过CRC猪肉企业和其他私营企业)。我还参与了产品开发和产品评审,并为猪生产商举办了许多研讨会。我也曾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越南、斐济、新西兰和智利担任顾问。我还为包括DSM、Alltech、Agromed、Animine和Sonac在内的重要的饲料添加剂公司提供内部和外部技术支持。
2.利恩特(Lienert)公司,营养学家,澳大利亚(2007-2010年)
澳大利亚利恩特(Lienert)公司是一家为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的单胃和反刍动物产业提供营养建议和产品的主要公司之一。在利恩特(Lienert)公司期间,我是技术服务团队的一名技术员。我的主要任务是与农民保持联系,进行农场访问,制定推荐饲料配方,设计农场专用的营养功能包,并帮助实施生产。我的大多数顾客都是中小型养猪的,但也有家禽(蛋鸡、肉鸡、火鸡和鸸鹋)和一些反刍动物(饲料)。
发表文章
1.Edwards, MV, Edwards, AC, Millard, P. & Kocher, A. (2014) Mannose rich fraction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 promotes growth and enhances carcass yield in commercially reared grower-finisher pigs.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197, pp 227-232.
2.Edwards, MV, Campbell, RG, Chapman, T, Brouwers, H, Pierzynowski, S, Westrom, BR, Prykhod’ko, O, Gabor, L, & Choct, M. (2013) Spray-dried porcine plasma and yeast derived protein meal influence the adaption to weaning of primiparous and multiparous sow progeny in different ways. Animal Production Science. Vol. 53, pp 75-86.
3.Edwards, AC & Edwards, MV (2011) Nutritional alternatives for antimicrobial control in pigs. Manipulating Pig production Vol. 13.
4.Edwards, MV, Choct, M, & Campbell RG (2011) Weaner survival is influenced by dam parity and pre-weaning exposure to creep feed. 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 Nutrition- Australia Vol. 18, pp. 147
5.Edwards, MV, Campbell, RG, Mikkelsen, LL & van Barneveld RJ (2009) Potential for an extruded semi-moist creep feed to improve pre-weaning growth performance of pigs Manipulating Pig Production 12, pp. 26
汪祖荣师从李德发院士和美国家禽营养泰斗Park Waldroup教授。2009年博士毕业后加入世界饲料巨头---卜蜂集团,在中国、印尼和新加坡分别担任技术副总监、技术总监等职位,并兼任几个东南亚国家的销售经理;2012-2014年,为几家欧美公司在亚太地区提供市场和技术支持和服务;从2015年2月到现在,担任巴西公司贝瑞金(Biorigin)亚太地区销售暨技术总监。
汪博士在酶制剂、有机微量元素、无机微量元素、DDGS、小肽、纤维素等多个领域发表英文文章26篇。卜蜂的工作经历使其非常熟悉现代不同畜禽生产体系和生产现场(包括种鸡、母猪等),并能把理论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依托多年来创建的各种数据库,汪博士创建了动态畜禽营养需求模型,并编辑成软件,从而能简单、方便、精确地计算出动物动态营养需求,动态调整饲料配方,进而最大和最优化企业利润。饲料添加剂的技术和销售经历,使得汪博士对功能性蛋白肽、功能性纤维、酵母等领域极其熟悉。同时汪博士对对虾养殖业也比较熟悉。
此外,美国求学期间的经济教育背景和多年国外市场和销售经历使得汪博士非常熟悉亚洲国家(或地区)的饲料/添加剂市场和销售等。
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即现中国农业大学)畜牧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长期在饲料企业从事饲料技术研发工作,1999年加入大北农集团后,潜心专注猪饲料技术研发工作十余年。2013年起,任大北农集团猪饲料技术部技术总监至今。
洪平先生学识渊博,在乳猪的潜能开发和乳猪早期离乳饲养技巧方面深有造诣,所开发的人工乳产品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教槽料品牌。洪平先生每年受邀在全国各地讲学、研讨、举办讲座等,为养猪业者提供最新的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养猪知识。著有颇具影响力的《饲料原料要览》、《水产动物营养及饲料》、《实习手册》等著作,目前已申请22项专利和10项著作权,其中10项为发明专利。
2007年,洪平先生被《饲料科技与经济》评为中国农牧企业品牌风云榜之“隐形冠军”风云人物;2009年,洪平先生荣获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颁发的“改革开发三十年推动饲料工业发展的十大开拓人物”奖;2010年,洪平先生领导下的安佑(中国)集团荣获“2010中国饲料行业最具成长性企业”称号,积极倡导低碳農牧產業。
林育圣,现任上海派斯德生化有限公司技术经理。2014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系博士。主要研究分子营养学、消化生理学、转基因技术、饲养管理。因长期从事猪场管理工作,对于猪场管理累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特别在母猪营养领域更是有深入的研究与见解。
教育背景
2001.09~2004.08 台湾大学动物科技研究所硕士毕业
2006.09~2014.10 台湾大学动物科技研究所博士毕业
工作经历
2014.11~至今 上海派斯德生化有限公司 技术经理
技能
废水处理证照、高级畜牧师
1995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并相继在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省农科院畜牧所完成硕士、博士学习,曾师从蒋宗勇院长,从事乳仔猪超早期断奶与教槽料配制技术课题研究;2007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生工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借助华工强大专家、教授团队和科研检测平台,将油脂化工科学与动物营养进行完美结合,将精准脂肪酸平衡理念在母仔猪阶段上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与探索,建立了哺乳母猪及乳仔猪脂肪酸需求数据库与动态模型,2008-2011年期间主持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2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畜禽规模化项目子课题,获“乳化均衡脂肪”方向的发明专利共7项,关于饲用脂肪研究的文章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是精准脂肪酸平衡营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优百特创始人之一。
刘庆平先生在美国密苏里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拥有23饲料行业的工作经验。在美国国际原料公司先后服务11年,先后担任技术经理和亚太区总监职务。1999-2005年曾担任美盛饲料原料公司亚太区总监和美国IMC公司亚太区总监。
刘庆平博士是美国动物科学学会和美国乳制品协会的活跃成员。
获山东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饲料加工博士学位。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畜禽营养代谢》、《饲料科学与安全评价》团队方向学科带头人。
山东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山东省星火一等奖项目主持人,山东省第四届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中国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饲料科技专业委员会会长,山东省饲料行业协会副会长。
山东省饲料标准评审委员会专家。
主持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子课题,省科技攻关、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国际、国内合作课题,山东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体系营养和饲料岗位专家。
自从1996年遴选为研究生导师,已经指导研究生120名,其中第一导师75名。鉴定成果25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2项,获得发明专利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企业直接成果转化12项。
主持制订了《小尾寒羊饲养标准》、《大尾寒羊饲养标准》、《青山羊饲养标准》、《利鲁杂交肉牛饲养标准》、《商品肉鸭饲养标准》、《莱芜黑猪饲养标准》、《粗饲料评价和收购标准》7项地方标准。
国际、国内发表学术论文280篇,其中SCI入用外文30余篇,国家一级学报120余篇。
尹富贵博士山东祥维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中国科学院动物营养学博士,师从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加拿大农业部Joshua Gong教授和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Martin Nyachoti教授,研究方向为猪的营养,先后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加拿大农业部圭尔夫食品研究中心,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从事科研和技术支持工作,具有动物营养学扎实的专业知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企业创新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863和973项目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主要参与加拿大农业部科研项目2项,参与编写专著5部,发表SCI科研论文28篇。
朱稳森博士出生于南伊利诺伊州的农场,1980年获兽医学博士学位,其后成立自己的兽医事务所。为美国、加拿大与巴西的猪场提供了16年的技术服务工作。
1996年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工作了三年,主要从事微生物及猪营养方面的研究工作
1999年3月—2001年2月,在广东养猪协会工作,并担任多家养猪生产企业顾问,同时也担任美国谷物协会、美国大豆协会的技术顾问。
1999年3月—2001年2月,在广东养猪协会工作,并担任多家养猪生产企业顾问,同时也担任美国谷物协会、美国大豆协会的技术顾问。
2010年再次来到中国,目前有自己的兽医诊断中心(北京恩睿康农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现在担任正大、中粮、PIC、大北农等多家集团公司的顾问,也与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有合作。
沈利昌先生在饲料原料的加工工艺方面有数十年的技术积淀,被誉为“速爆大豆之父”,其团队研发的“速爆大豆”具有超强诱食,全面降解抗营养因子,抗氧化性能好,广泛被应用于母猪,乳猪及高档水产料中。
由沈利昌先生及其团队研发的另一个产品“纯乳太”是国内首只动物肠道修复剂。“纯乳太”采用了国内领先的“分子剪切技术”、“蛋白包膜技术”和“70%水酶解技术”, 在修复断奶乳猪及其它动物肠道损伤方面,具有特别显著的效果,荣获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沈利昌先生拥有十多项专利,其中有4项属于国家发明专利。
2003年沈利昌先生及其团队研发成功了血浆蛋白粉并投入商用。
2006年沈利昌先生及其团队研发成功了酶解羽毛蛋白并投入商用。
2013年沈利昌先生及其团队研发成功了“速爆大豆”并投入商用。
2017年沈利昌先生及其团队研发成功对胃肠道修复有显著效果的“纯乳太”并投入商用。
2005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加入无锡正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现任无锡正大添加剂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技术服务总监。近年来重点关注抗生素及抗生素替代物的研究和应用,在相关领域期刊及网站发表论文20余篇 ,作为核心人员参与无锡正大植物提取物的研发,以及在饲料和养殖业实证应用;每年与数百家(次)饲料企业沟通和交流,帮助企业构建动物肠道健康方案,积极推动畜牧产业的”安全、绿色、健康”发展。
卢世哲先生,于2009年加入本集团,现任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副总裁,负责饲料及动物营养事业群研发的管理与营运。
卢先生自2009年曾负责集团中国市场饲料研发、行销、销售管理,在台湾及大陆动物营养及饲料业务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卢先生于1986年获得国立台湾大学动物营养学硕士学位。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级管理硕士(EMBA),1992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牧医系,2001年江西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现任播恩集团董事长、总裁,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理事。
播恩率先提出以生物科技提升中国传统饲料行业。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播恩快速建立竞争优势,迅速提升市场地位。在“传播农业智慧,提升生命品质”使命驱动下,播恩在生物饲料、教槽料、预混料、母猪料和蛋鸡料等细分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播恩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他领导的播恩集团一直致力于科技农业,立志把播恩创建为世界级农牧企业,播恩在动物营养研究,尤其是猪教槽料,猪预混料,鸡开口料等幼小动物营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播恩的研究成果在很多领域拥有专利等完整的知识产权。
在农牧领域,既精通技术,又精通企业管理,他是优秀的代表之一。
1967年毕业于广东佛山兽医专科学校。
1970-1984年在县级畜牧局畜牧场长期从事畜牧现场技术工作。期间,参加了广东三黄鸡(杏花鸡)的选育和饲养工作。还参加了广东小耳花猪的群体继代选育和全国猪饲料标准的试验研究。并参加了《广东猪饲料标准》的制定和编写工作。
1983年,获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3-1984年由科技人员提拔为封开县人大常委和科委主任。
1984-1994年参加筹建及组织广三保养猪有限公司的养猪生产;任厂长及中方总经理。期间组织编制了中国第一部机械化养猪饲养规程;并首先将美国NRC的饲养标准应用于中国的养猪实践中;首先在国内应用以及推广了仔猪三周龄的断奶技术。
1994-1997年任广东英伟总经理。
1997-2000年组建深圳菲赛迪动物营养保健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2000—2010年 任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深圳)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2011年—2014年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2010年至2015年12月任深圳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简称:比利美英伟)董事长。
2016年至现在,任比利美英伟总裁,公司下设子公司和事业部有:天津北英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溧阳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南昌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哈尔滨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四川比利美英伟饲料有限公司、德州英伟饲料有限公司、大东区事业部、大西区事业部、三启事业部。
1992-2002年主研家禽营养与配方设计,尤其对蛋鸭饲料有独特造诣。2002年至今,主研猪的营养与饲料推广,在产品创新方面独树一帜,其中乳猪教槽保育料、种猪预混料、大猪预混料等在市场上深受推崇。
多次在全国大型会议上作报告:
《商业教槽料研制的关键点》
《大规模猪场70d挑战33kg的营养与管理策略》
《挑战经产母猪psy提高5头的营养与饲养策略》
《商业教槽料研制与推广的难点与困惑》
《以价值型产品赢得竞争》
Gunner SØrensen在丹麦猪研究中心担任SEGES的高级科学家,拥有动物科学硕士学位。在丹麦,有二十五年以上的关于如何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工作、研究经验。 现在,每年在丹麦最好的养猪场使用DanBred母猪,每年每头生产超过35头。 Gunner SØrensen博士参与了题为“繁殖”的课题,包括开发和使用AI;授精策略;;小母猪生产;母猪寿命;妊娠期母猪通用管理,分娩设施和服务设施。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Gunner SØrensen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旨力于母猪饲料应用和母猪饲养管理的研究,以提高母猪生产力。
范伟泽现任嘉吉动物营养业务集团全球猪营养技术总监。他致力于确保技术研发的方向贴合市场和客户需求,并以最快速度将研发成果投入应用阶段。 他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农场主通过改进营养技术,动物福利和生产管理,不断提升养殖经济效益。近年来,范总尤其关注中国市场的发展,致力利用其丰富的全球经验,帮助更多中国客户实现“高产、高效、可持续“的目标。
范总自1986年开始涉足动物营养行业。在90年代, 他曾先后担任农场销售顾问和产品经理。在1999年至2008年期间,他就职普乐维美公司,担任配方、化验室和品管总监。随后被委任为普乐维美技术总监。2011年嘉吉公司与普乐维美公司合并后,范总被任命为嘉吉动物营养业务集团全球猪营养技术总监。
多年来,范总凭借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开发了许多符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他曾受邀参与编著《猪的信号》丛书,该丛书自面世来受到全球各国养猪从业者的广泛好评和推崇。
2010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工作2年,主要研究动物营养以及现代猪场的管理。2012年底加入正大集团负责饲料配方,研发,以及技术服务工作。目前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员,美国动物营养学会会员。
主办单位: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 |
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承办单位: |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
战略合作: |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潘可士玛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正大集团 |
协办单位: | 法国Animine公司 Biorigin(巴西贝瑞金) 奥地利奥吉美公司 美国国际原料公司 上海派斯德生化有限公司 泰安生力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市优百特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帝斯曼 杭州香保饲料有限公司 山东祥维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正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支持单位: | 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方田饲料有限公司 江西播恩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润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恩睿康农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惠尔佳生物有限公司 北京和联四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新正阳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奥登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金银卡(广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赣达牧业有限公司 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 唐山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威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澳德集团 江西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诺伟司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 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潍坊加易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亚太兴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四方红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黑马饲料有限公司 江西大佑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铁骑力士集团 济南安池饲料有限公司 青岛猪谷粒动物营养有限公司 天津中升饲料有限公司 福建佑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力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赣州朱师傅预混饲料事业有限公司 嘉吉饲料营养 上海派斯德生化有限公司 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倍思达生物有限公司 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杭州民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惠尔佳生物有限公司 北京好实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环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丰沃新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杨凌金石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柯恩牧业集团 无锡正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山川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征泰饲料 牧之骄(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艾丽曼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三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康科食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黄岩 13520393072(可微信) |
Email: | 13520393072@163.com |
黄 岩 | 13520393072 | 王治国 | 13521384362 |
程宝利 | 13810865328 | 葛新梅 | 135214667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