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1月21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次增选后,我国院士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60岁(含)以下的占67.1%,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有8位女性科学家。
据悉,本次两院院士增选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增选工作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坚持院士增选纪律严的基调,强化纪律要求和全过程监督,对候选人学术学风、道德品行、遵规守纪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积极接受社会监督,严防说情打招呼,切实把好院士队伍“入口关”。
本次增选后,我国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共908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1002人。

赵书红院士,女,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畜牧),美国康奈尔大学唐氏基金学者。现任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院长,兼任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常务副主任、亚洲动植物基因组大会组委,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曾任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大会组委会主席团成员(2009-2011)(Co-Chairs, Animals);国际动物遗传学会比较与功能基因组常务委员会委员;任《PLOS ONE》《Frontiers in Livestock Genomics》等杂志编委,《中国猪业》杂志共同主编。
主要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与动物育种方面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等。注重发展和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产业结合解决家畜的遗传育种问题,在猪功能基因组与育种、猪基因组编辑、山羊基因组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先后培养博士、硕士60余名,并派了多名研究生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机构交流,毕业生已在国内外大学、研究所或企业成为骨干。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国际合作及面上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863”“973”、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项目等部、省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在《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BMC Genomics》《Journal of Immunology》等杂志上发表文章15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5部。
获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0多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被评为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9年入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0年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1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及“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12年入选湖北省高端人才培植计划,2015年入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16入选科技部领军人才创新团队。

王红宁院士,博士、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生物学双一流学科首席科学家,动物疫病防控与绿色发展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历任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
主要学术成就
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和生产一线从事动物疫病防控与动物产品安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973”、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区域创新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蛋鸡)岗位科学家项目等。面向畜禽疫病防控、动物性食品安全和抗生素减量化国家战略,聚焦破解过度依赖抗生素防控畜禽细菌病而导致“用药-残留-耐药”恶性循环难题,在理论方法、技术产品、引领示范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1)开创“全链条-可溯源-能预测”三位一体畜禽细菌病生物安全防控理论和方法,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201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创制畜禽病原菌检测、防控技术和新兽药等99种;牵头完成“猪鸡病原细菌耐药性研究及其安全高效新兽药研制”,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建立生猪、蛋鸡细菌病生物安全防控新范式,细菌病发生率降低50%,抗生素减量30%-97%。
攻克鸡蛋及蛋制品病原菌污染及抗生素残留的世界性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91篇(SCI 205篇),被Nat Commun 等引用8996次;主(副)编出版专著12部;牵头制定国家和地方标准1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测算:牵头的蛋鸡健康养殖与安全蛋品生产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在2022-2024年,新增销售额1324.66亿元,利润166.95亿元;作为女性科学家、党的十六大代表,带领川大生物学科获评A类学科,建立百万量级生物样本资源平台,134个国家5724万人次在线访问;培养毕业博士46人,硕士94人。获国家杰青等部省级人才称号16人;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附:2025年两院院士名单




-
[11-21]
-
[11-21]
-
[11-11]
-
[10-23]
-
[10-20]
-
[10-16]
-
[10-13]
-
[09-29]
-
[09-24]
-
[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