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经历了最为漫长、难熬的2023年,但在能繁母猪连续16个月的去产能,出栏生猪从2023年11月开始高位回落,叠加去年8-11月疫病的爆发,养殖户终于在今年5月份看到了希望。
“饲料大王”新希望在2023年虽然小幅盈利2.49亿元,但是主要系出售家禽和食品业务所得,扣非净利润仍为-46.08亿元。转机出现在今年4月份,当月商品猪销售均价15.13元/公斤,而4月份育肥成本为14.7元/公斤,单月已实现盈利。
新希望终于看到了“希望”,养猪业终于看到了“希望”!
在新希望最近的年度股东大会交流活动中,执行总裁兼猪产业事业群总裁陶玉岭也介绍了新希望首先对猪产业做了重新规划,把几个纵队整合成猪产业事业群,总体思路是“养好猪”,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短期是“养好”猪,即把猪养好,解决眼前的问题;第二阶段,中长期来说是养“好猪”,主要是通过育种工作的投入,使种群遗传性状得到改良,实现未来长期成本的下降。
4月份育肥全成本在14.7元/公斤,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1、疫情防控:消毒费用下降70%。
2、生产管理:育肥成活率接近92%,料肉比2.65,原料价格下降。
3、育种:公猪数量从1万头多降低到1000多头,遗传改良好转。
4、区域成本:正在缩小。
5、人效:产非比基本达到6:4。
整体来看,预计到年底还有 0.5 元/公斤育肥成本的下降空间。
另外,2022年新希望员工有77328人,2023年50517人,同比减少2.68万人,作为同行,牧原减少9127人,傲农减少5092人,大北农减少2007人,*ST正邦减少1945人,ST天邦减少1799人......面对高于同行的人员变动,新希望解释到,主要是去年年底有白羽肉禽和食品深加工板块出表的影响,这两个板块的员工人数就不计算在内了。而猪产业人员很稳定,每月的人员流失率不到 1%,以前月均人员流失率都是 6%左右。
对于毛利率,新希望2023年饲料毛利率是5.25%,创新希望2015年以来的新低,且在同行中也是毛利比较低的,比如同样是禽料占比较大的海大,其2023年的毛利率为8.82%,再看只做商品料的播恩毛利率为14.21%。对此,新希望解释到,目前来说总体规模仍然是公司的重要优势,要改变这个格局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在也没必要一下子就放弃规模单纯去追求毛利率,在保持规模的基础上,未来会在品种结构角度提升盈利能力。
对海外的饲料业务,公司也有清楚的规划,海外是新希望的增长第三极,公司会聚焦有潜力的市场,比如印尼,也是全球很大的市场,现阶段肉食消费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海外市场是我们关注重点,在我们把国内饲料做强,规模和盈利做起来的同时,海外会是未来的发展重点,我们自己也期待在海外有更好的发展。

-
[04-25]
-
[04-24]
-
[04-23]
-
[04-22]
-
[04-21]
-
[04-21]
-
[04-17]
-
[04-17]
-
[04-15]
-
[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