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猪好多网显示,全国猪价自 2024 年 8 月起快速下跌,年末跌破 16 元 / 公斤,至今已连续下跌近 9 个月。5月26日,全国猪粮比为5.78:1,跌破6:1,猪粮比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生猪价格跌至历史较低水平,养殖利润逐步收缩。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显示,近5年内,猪粮比处于5:1以下区间的概率为13%,处于12:1以上的概率为11%,有40%的概率会处于6:1至9:1区间。
截至2025年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8万头,环比持平,同比增长1.3%。数据显示,从2024年5月开始,全国能繁母猪数量逐步回升,并在当年11月达到4080万头的高位。虽然2024年12月起能繁母猪存栏量略有下降,今年4月进一步降至4038万头,但按照生猪养殖周期来看,能繁母猪的数量通常会决定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也就是说,2024年12月才出现的母猪减少,要到2025年10月之后才会反映到生猪出栏数量上。这也意味着猪价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养殖户的盈利空间继续受到挤压。
另外,钢联统计3月新生仔猪数量继续创新高,目前已达到2023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预计9月生猪出栏压力较高。同时,今年以来生猪出栏体重持续上升,处在过去5年同期仅次于2021年的次高水平。随着肥标价差的持续收窄,以及夏季对大猪需求降低,肥猪出栏压力增大。
四川农业农村厅出台《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征求意见稿)》,其中:
落实生产激励政策。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对实施人工授精并符合品种要求的肉牛(含牦牛)能繁母牛的农户和养殖场,省级财政按照300元/头的标准给予激励,稳定肉牛基础产能,改良肉牛品种,提升肉牛品质。对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超额完成生猪、牛、羊出栏目标任务的市(州),省级财政分别按照超额部分50元/头、200元/头、30元/只的标准给予激励,支持生猪牛羊产业发展。
扶优培强畜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生猪屠宰转型升级,支持生猪屠宰企业兼并重组,对在2025年12月31日前通过《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首次检查的重组企业,各地可给予适当补助。支持做大做强肉类精深加工,培育一批省级专精特新肉制品加工企业,对专精特新企业能力提升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打造高水平畜产品加工园区和产业集群,对纳入国家培育计划的集群每年给予3000万元支持,对省级先进制造业重点集群在培育期间每年给予2000万元支持。

-
[05-27]
-
[05-21]
-
[05-16]
-
[05-14]
-
[05-12]
-
[05-08]
-
[05-06]
-
[04-30]
-
[04-28]
-
[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