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2-24日,第七届全国肉牛产业技术研讨会暨首届肉牛业展览会在商丘隆重举办。如此大规模的盛会之所以选择在中原腹地商丘举办,不仅因为商丘是全国着名的肉牛养殖区,还因为商丘市柘城县近年来创立了一种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的“柘城肉牛模式”,在广阔农区找到了低成本养殖母牛的一把金钥匙,探索出了一条以肉牛养殖为抓手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因此,6月24日上午,参会的全国肉牛界同仁200多人特地来到柘城,在柘城县委副书记蒋云兰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几家有特色的肉牛养殖企业。
柘城县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辣椒之都、中国钻石之都、中国蛋鸭之乡、全国首批脱贫攻坚交流基地。近年来,柘城将肉牛作为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的抓手,逐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多年来,柘城县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肉牛产业步入快车道。据介绍,柘城县在推进肉牛养殖的政策方面,主要是落地“四个对接,服务肉牛产业”政策,即“五个一批工程、推进牛地对接、解决用地难题”,“三补一贷一金、推进牛金对接、解决金融难题”,“一会一站一中心、推进牛技对接、解决技术难题”,“一母一肉一犊牛、推进牛保对接、解决风险问题”。在推进肉牛养殖的路径方面,主要实施“1690”工程,推进牛肉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1690”工程,即培育一个万头牛场、六个千头牛场、九个百头以上的养牛专业村,以及所有自然村非规模养牛户“清零”。目前,全县肉牛总存栏7万多头。
万犇牧业
万犇牧业是浙江嘉豫食品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占地200亩,存栏肉牛3000头,是标准化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的肉牛肥育场。采用高温堆肥循环种植的技术,实现牧与田的有机循环。通过对牛粪的发酵处理,添加有机微生物,配制出适于饲草料种植的有机肥料。
柘牛农牧
柘牛农牧是由中国农业大学肉牛研究中心技术指导的肉牛养殖企业。该企业结合当地农区自然条件,自2021年起逐步建立起了一种基于种养结合的母牛繁育饲养模式—柘牛模式。柘牛模式的内容包括:种草轮牧、适度规模、完善设备、标准化饲养管理。在当下肉牛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柘牛农牧的母牛养殖仍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盈利。柘牛模式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肉牛研究中心孟庆翔教授的高度肯定。
莲旺牧业
莲旺牧业总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设计存栏1万头,目前存栏牛8千头。莲旺牧业有三个特点:一是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肉牛场,二是牛舍采用下沉式的倒梯形,冬暖夏凉,便于牛的活动;三是牛粪采用微生物发酵,五年不需要清理牛粪。
美兰生物
商丘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动物生物制品、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全资控股6家子公司,建有三个医药产业园及一家研发机构,总占地面积500余亩,拥有新版GMP生产线48条,产品涵盖兽药制剂、兽用生物制品、中药提取以及宠物用药4个板块300多种产品。其自主研发的疫苗悬浮生产制造工艺,填补了动物疫苗制造领域的多项空白。
力量钻石
河南省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专业从事培育钻石和超硬材料研发、生产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始终秉持“专业专注、精益求精、善作善成”的企业精神,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理念,深耕超硬材料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超硬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该企业主营业务涵盖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培育钻石三大系列,主要应用于精密制造,地质钻探,航天军工,光伏新能源,第三代半导体,珠宝首饰等相关领域。
目前,柘城的“牛”产业呈现出“牛”劲冲天、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且已被评为国家级养牛大县。柘城县正在按照“连片布局、规模发展、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供、储、加、运、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
[04-15]
-
[04-14]
-
[04-11]
-
[04-11]
-
[04-10]
-
[04-09]
-
[04-08]
-
[04-08]
-
[04-07]
-
[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