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家上市农牧企业业绩预告出炉
共有20家上市农牧企业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因养殖成本和扩张节奏不同,头部猪企业绩出现分化,总体来看,有16家企业2022年盈利,只有正邦科技、傲农生物、新希望和正虹科技4家企业业绩亏损,但这4家企业同比2021年均大幅减亏。
具体来看,牧原、通威净利润过百亿,牧原和海大营收首次破千亿,且牧原成为出栏生猪增量最大猪企,且市场占有率提升至8.74%,最重要的是牧原连续11年业绩盈利。
二、2022全球饲料产量12.66亿吨,宠物料增幅最大,猪料下降
《第12届奥特奇年度饲料调查报告》新鲜出炉,据统计,来自全球142个国家和2.8万多家饲料厂2022年共生产饲料为12.66亿吨,同比下降0.42%。饲料产量最高的三个区域仍然是亚太、欧洲和北美;2022年前十大饲料生产国分别是中国、美国、巴西、印度、墨西哥、越南、阿根廷和德国,它们共生产饲料8.088亿吨,占全球饲料总产量的64%,中国、美国、巴西以及印度这前四名国家的饲料产量占总量的一半。
分品种来看,占比最大的为猪肉鸡料,其次是猪料和蛋鸡料,2022年禽料、水产料产量同比增加,猪料和反刍料下降,宠物料增幅最大,高达7.25%。
三、广东佛山一水源被死猪污染,有村民肠胃已出现问题
1月29日,有网友爆料称广东佛山更合镇独岗村水源被多头死猪污染,原因是村附近的养猪场私自丢弃、投放死猪,一共有15头。村民告诉记者,污染的水源是村里唯一水源,并且污染有些时日了,村里有人出现了肠胃问题。
经初步了解,涉事猪场系独岗村苗岗养猪场,因为老板娘放假,便交代工作人员将死猪进行处理。但工作人员不知道养猪场化尸池在哪个位置,误以为蓄水池就是化尸池,于是就把死猪投放在里面。
四、2022年末:能繁殖母猪存栏4390万头,全年生猪出栏近7亿头,家禽出栏161.4亿只
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69995万头,比上年增加2867万头,增长4.3%。今年以来,生猪出栏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一季度同比增长14.1%,上半年增长8.4%,前三季度增长5.8%。全年猪肉产量5541万吨,比上年增加246万吨,增长4.6%。
2022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5256万头,比上年末增加333万头,增长0.7%。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390万头,增加62万头,增长1.4%。
2022年全国家禽出栏161.4亿只,比上年增加4亿只,增长2.5%,全国家禽存栏67.7亿只,比上年末下降0.2%。
五、2022年正邦预亏百亿、收关注函、面临超6亿还款
正邦科技近日麻烦事不断,除披露糟糕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外,1月31日还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被要求说明报告期内仔猪压栏导致死亡率偏高、肥猪提前出栏导致均重严重偏低的具体情况等事项。此外,其与大北农合同6亿纠纷被立案也引发市场关注。
其次,正邦科技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0亿元至13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5亿元至11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84亿元至-64亿元。针对正邦科技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深交所关注函要求正邦科技进一步说明报告期内仔猪压栏导致死亡率偏高、肥猪提前出栏导致均重严重偏低等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发生原因、发生时点及持续时间、已经采取或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如有)等;在此基础上,说明相关销售业务毛利亏损的详细计算过程、依据及其合理性和充分性。
此外,正邦科技与大北农的合同纠纷案处于已立案、尚未开庭审理阶段。正邦作为此案件的被告,根据《应诉通知书》,或面临预付款50000万元、利息905.75万元、违约金10000万元、律师费损失35万元及涉诉其他费用暂计约60940.75万元的高额还款。
六、德康再次赴港申请挂牌上市
1月31日,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继其于2021年6月29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公司披露称,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拓展生猪及黄羽鸡养殖业务,包括扩建农场和增加养殖规模;发展食品加工业务;研发信息科技系统;战略收购与偿还贷款。
西南地区是其养殖业务重心,生猪营收占比超70%,家禽近30%,截至2022年9月30日,德康农牧拥有152个养猪场及2451个家庭农场,其中2096个家庭农场位于西南地区。此外,已在华南、华东及东北三个地区建立了3个核心种猪场、2个公猪站、9个扩繁场,将支撑未来在该三个地区的养殖业务扩展。德康农牧在全国已建立了12家饲料厂,总年产能高达260万吨,截至2022年9月30日,整体饲料自给率达到约57.0%。
本周原料大部分下跌,详情请关注明天饲料行业信息网公众号发布内容。

-
[01-17]
-
[01-10]
-
[01-03]
-
[12-27]
-
[12-20]
-
[12-13]
-
[12-06]
-
[11-29]
-
[11-22]
-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