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以来,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市场上出现四季度国内大豆缺口的担忧,豆粕、菜粕因此走强。但是,昨日两粕大幅跳水,其中菜粕跌4.10%。
究其原因,正信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陈强表示:“两粕跳水的主要原因是短期内市场利多出尽,包括中美关税争端和蛋白粕供应紧张等因素。”
中辉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贾晖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美国继续加征关税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也就意味着贸易战对豆粕的利多影响已经消散。因此,市场关注的重心再度回归基本面。而从国际及国内市场的供需情况来看,豆粕基本面整体趋弱,并存在调整需求。国际方面,美国农业部4月USDA月度供需报告显示,维持美国大豆18.25亿蒲的出口预期不变,比2023/2024年度的16.95亿蒲高出7.7%。
“未来,美国尚未装运的大豆销售合同一旦被中国买家取消,出口只能转至其他未被大豆关税反制的豁免国家。”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冰欣表示,从种植进度来看,美国大豆本周开始播种。美国全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报告称,以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下降为特征的拉尼娜天气现象已正式结束,目前进入中性状态,短期来看天气方面难以掀起波澜,美豆短期内突破1050美分/蒲式耳?较难实现。
至于国内大豆方面的情况,据陈强介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3月进口大豆到港350万吨,同比减少204万吨,减幅36.82%,且创近10年来最低水平。“4月中上旬国内油厂处于停机检修高峰,国内部分地区豆粕供应紧张炒作再起,叠加二季度是水产养殖对蛋白粕的需求旺季,且受前期美关税政策的影响,刺激下游加大备货力度,油厂豆粕库存快速下降。”陈强说。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当周,全国样本油厂豆粕库存29.05万吨,较上周减少28.86万吨,减幅49.84%,较去年同期减少4.52万吨,减幅13.46%。受库存下降影响,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快速上涨,尤其是华北地区油厂豆粕价格已由4月初的3130元/吨涨至3660元/吨,涨幅16.93%。不过,4月中旬之后进口巴西大豆将陆续到港,国内油厂也将逐步开机,国内蛋白粕供应将由紧转松。
“虽然陆续有大豆到港,但受海关检验流程影响,部分进口大豆还未顺利入厂,华北、华东地区的部分油厂并未如期开机。上周华北和华东地区的许多油厂因缺豆停机,全国油厂开机率只有30%左右,甚至部分油厂出现限制提货的现象,但随着4月下旬市场供应逐渐宽松,豆粕未来反弹空间有限。”刘冰欣说。
陈强认为,中长期来看,今年二、三季度国内养殖存栏增加利于蛋白粕需求;美豆新季面积减少基本确定,本年度美豆大概率出现减产;尽管世界仍笼罩在关税的阴云之下,但关税影响主要在于调整全球大豆的贸易结构,并未改变进口需求,因此美豆出口需求仍有保证;美国生物燃料政策调整利多美豆压榨需求,仍看好远月美豆及国内两粕的价格行情。
在贾晖看来,菜粕的国内基本面本身就弱于豆粕。一方面,国内菜粕库存居高不下;另一方面,5月国内将迎来菜籽收获季节,短期供应压力难以避免。
刘冰欣提醒,综合来看,菜粕昨日跌幅大于豆粕,除了3月上旬我国对加方反制的关税之外,后期的关税矛盾点依然主要是针对豆粕,因此菜粕上涨基本是跟随豆粕,下跌之时跌幅也是高于豆粕。(期货日报)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