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互有涨跌,呈现近弱远强趋势,基准期约收低0.3%,为三个交易日里首次下跌。此前美国官员宣布中国将增加采购,但迄今中国并未大规模采购美国供应,令市场承压。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下跌2.75美分到上涨1.75美分不等,其中11月期约下跌2.75美分,报收1113.25美分/蒲;1月期约下跌2.75美分,报收1127.25美分/蒲;3月期约下跌1.25美分,报收1138美分/蒲。
成交最活跃的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119.25美分到1130.25美分。
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后,中国开始少量购买美国农产品。但交易商们仍在等待中国更大规模的大豆采购。此前白宫表示,北京承诺到2025年底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
一位分析师称,中美两国已经12天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了,我们还没有看到中方提供任何具体细节。
一项调查显示,截至周日,美国大豆和玉米收割工作已接近尾声,大豆收割可能完成96%,玉米收割可能完成92%。
交易商调整仓位,等待美国农业部(USDA)周五发布的全球供需报告。由于美国政府停摆,这将是该机构自9月份以来首次发布美国和全球农作物产量预估数据。
根据对分析师进行的调查,分析师预计美国大豆单产为53.1蒲/英亩,低于美国农业部9月份预测的53.5蒲/英亩。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二在大豆市场的操作基本持平,相比之下,周一净买入5000手。
周二,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115,015手,上个交易日为109,438手。空盘量为378,102手,上个交易日为373,775手。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