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8月31日消息:截至8月29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下跌,其中芝加哥大豆期货从上周创下的两个月高点处回落,主要因为中国买家继续缺席美国市场。市场密切关注未来一周中美贸易谈判。
周五(8月29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11月大豆期约报收10.545美元/蒲,比一周前下跌0.4%;9月船期1号黄大豆在美湾的现货平均报价为每蒲11.07美元,下跌0.5%。12月豆粕报收每短吨289美元,下跌0.9%;12月豆油报收每磅52.14美分,下跌5.8%;泛欧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约报收462.50欧元/吨,下跌2.7%;加拿大11月油菜籽期约报收626.4加元/吨,下跌6%;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每吨418美元(含33%出口税),下跌2.1%。ICE美元指数报收97.69点,比一周前上涨0.09%。
从需求面看,上周市场曾传言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从而提振上周芝加哥大豆期价触及两个月高位,但是迄今并无成交确认。周度出口销售数据显示美国新豆出口表现稳定,但是仍然落后于去年同期,而且累计新豆销售量同比降低近三成。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影响下,中国买家转向南美进口。因此在缺乏最大买家入市采购的背景下,美盘反弹空间受限。从美国国内压榨看,美国农业部下周二发布的压榨报告预计将显示7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这将表明国内需求依然强劲,有望为大豆价格提供支撑。
从供应面看,美国大豆作物生长状况总体稳定,优良率维持在69%,但伊利诺伊州和衣阿华州等关键产区出现墒情不足问题。中西部干旱以及虫害正在引起市场关注,这可能影响最终产量。
在全球其他主要产区,巴西新季大豆播种即将启动,预计面积增幅仅2%,为五年来最小,总产量预期增长3%,达到1.765亿吨。欧洲油菜籽产量预期上调至2000万吨,同比增加19%,将为全球植物油市场提供更多供应,从而对豆油价格形成压力。
与此同时,中美贸易关系依然是影响全球大豆市场的最关键因素。本周有报道称中方谈判代表将访问华盛顿进行会谈,这被市场视为一个积极信号,但目前尚无明确信号显示两国将达成大豆采购协议。鉴于贸易谈判的拖延,中国正越来越多地转向南美洲寻求大豆供应。数据显示,中国已从阿根廷和乌拉圭预定了大量的2025/26年度大豆,以弥补从美国进口的不足。这表明,全球大豆贸易流向正在加速多元化,中国正在减少对单一供应来源的依赖,这无疑增加了美国大豆出口前景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未来一周全球大豆市场将继续在多空拉锯下运行。美国大豆压榨数据以及美国对华贸易谈判进展将是影响价格走势的核心因素。同时,天气仍是关键变量,美国中西部东部地区需关注干旱与病害发展。
下面是过去一周大豆市场的重要信息汇总。
美国大豆优良率改善,高于市场预期
美国农业部作物周报显示,截至8月24日,美国大豆结荚率为89%,五年均值89%。落叶率4%,也和五年均值持平。大豆优良率为69%,一周前68%,去年同期67%,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值。报告发布前分析师预期为67%。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8月26日,美国大豆处于干旱地区的比例为11%,一周前9%,去年同期12%。
美国全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周六发布的降雨预报显示,8月31日到9月3日,中西部西部的衣阿华州、密苏里州以及明尼苏达州将出现0.25英寸到0.50英寸的小雨,他地区天气晴朗干燥。
美国新豆出口销售远远落后去年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8月21日当周,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净销量为137万吨,高于一周前的114万吨;当周陈豆和新豆净销量合计为118万吨,高于一周前的114万吨。
2024/25年度迄今美国大豆销售总量约5087万吨,同比增长11.6%,美国农业部预期年度出口增长10.3%。迄今美国大豆销售总量达到美国农业部全年出口目标的100%,低于历史同期均值103%。
迄今2025/26年度美国大豆销售量达到723万吨,同比减少28.8%,仅占到美国农业部全年出口目标的16%,而历史均值为30%。目前仍未有对华销售记录。
从FOB报价来看,美国大豆最便宜。8月28日,美湾大豆FOB报价为414美元/吨,比一周前上涨3美元;巴西大豆帕拉纳瓜港口报价为437美元/吨,下跌4美元;阿根廷大豆上河报价416美元/吨,下跌13美元。
加拿大统计局:2025/26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期同比增加3.6%
加拿大统计局8月28日发布的作物产量报告显示,2025/26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计为1994万吨,比其2024/25年度修正后的1924万吨高出3.6%,也高于五年平均值1825万吨,但略低于加拿大农业部上周预测的2010万吨。
加拿大统计局在其报告中表示,油菜籽产量预期增长,归因于单产提高。今年油菜籽单产预计增长5.7%,达到每英亩41蒲式耳,这抵消了收获面积减少的影响。油菜籽收获面积预计减少2%,至2140万英亩。
加拿大统计局将于9月17日基于卫星模型发布更新的作物产量预测,然后于12月4日发布基于农民调查的产量报告。
中加贸易争端促使中国订购澳大利亚油菜籽
消息人士称,中粮国际已订购至少三批澳大利亚油菜籽船货,四季度装运。这将是近五年来中国首次进口澳洲油菜籽。自2020年以来,由于植物检疫问题,中国一直没有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澳洲农民通常在9月下旬开始收割油菜籽。
近期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高额关税,目前正在寻求实现油菜籽来源多元化。
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科学局(ABARES)预计2025/26年度澳油菜籽产量为570万吨,同比下降6%,为五年来最低值。下周二ABARES将更新产量数据。
USDA压榨月报前瞻:7月份大豆压榨或环比增加5.1%,同比增加7.2%
美国农业部将于下周二(北京时间周三)发布7月份压榨报告。分析师预计7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为2.072亿蒲,将比6月份的1.971亿蒲增加5.1%,比2024年7月份的1.933亿蒲增加7.2%,创下历史同期最高。
分析师预计7月31日的美国豆油库存为19.03亿磅,较6月底的18.95亿磅增长0.5%,较去年7月底的20.09亿磅下降5.2%。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