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11月9日消息;截至2025年11月7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剧烈震荡,基准合约收高0.16%,市场聚焦于中美贸易关系改善后的采购进展。美国白宫上周宣布中国将在2025年底前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但是实际采购有限,令乐观情绪降温。
由于美国农业部在政府关门期间暂停发布出口销售报告,市场难以获知具体采购情况。周四在上海举行的大豆采购签约仪式缺乏任何细节,加剧了市场的谨慎情绪。
中国本周证实取消3月份对美国大豆加征的10%关税,并恢复三家美企对华出口资质。但是美国大豆仍需缴纳13%的关税,高于巴西/阿根廷大豆的3%关税,这使得南美特别是巴西大豆报价更具优势。自1月起巴西大豆供应将大量上市,其离岸报价低于美豆约25至30美元/吨,使中国进口商倾向于南美货源。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0月大豆进口创历史同期新高,主要来自南美地区。
市场人士密切关注中国能否兑现采购承诺。若中方增购迟迟未见落实,市场或再度转弱。此外,市场关注焦点正在转向美国农业部下周将要发布的供需报告。如果这份报告上调库存或维持需求预估不变,也可能给大豆价格带来压力。
分析师们预期,截至11月2日,美国大豆收割进度估计为91%,上周84%。
分析师预计,截至10月30日当周,美国大豆净销售量位于40万到200万吨。
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10月30日当周,美豆出口检验量为965,063吨,位于市场预期范围的低端,较一周减少17%,较去年同期减少58%。
本周标普全球商品洞察维持2025年美豆单产预估不变,仍为每英亩53.0蒲;大豆产量预计为42.60亿蒲,略低于此前预测的42.61亿蒲。StoneX将美豆单产预估下调到53.6蒲/英亩,低于此前预测的53.9蒲。美国农业部9月曾预测美豆单产53.5蒲/英亩,高于2024/25年度的50.7蒲/英亩。下面是过去一周期货市场述评:
11月3日,大豆期货涨至16个月高点,因中国可能大规模采购美国大豆。
11月4日,大豆期货下跌,市场情绪谨慎。
11月5日,大豆期货上涨,因中国下调美国部分产品关税。
11月6日,大豆期货收盘下跌,因中国从美国购买的商品数量有限。
11月7日,大豆期货反弹,因逢低买盘介入。
11月7日收盘时,11月期约比一周前上涨2美分,报收1101.75美分/蒲;1月期约比一周前上涨1.75美分,报收1117美分/蒲;3月期约比一周前上涨2美分,报收1125.75美分/蒲。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