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湖北新麦陆续收获上市,华北新麦收获压力浮现,现货贸易商获利了结,近一周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局部高位震荡。进口谷物方面,美春播条件理想,CBOT玉米期价持续承压,中国进口谷物成本小幅下降。建议下游用户结合自身条件维持较高库存,并关注政策粮拍卖、挖掘多元替代的潜力,并持续跟踪中美贸易关系可能对进口谷物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不论是中国下调美国谷物来华关税,还是与巴西签署其玉米酒糟来华协议,短期对于国内玉米供求基本面不会构成显著影响,我们将更多关注新麦上市和政策粮拍卖;但中美之间关税战如何破局,可能在未来某一个时间点对国内玉米市场构成显著影响。
价格变化:北方主产区玉米价格高位震荡,连盘与CBOT玉米期价双双承压
现货市场方面,截至2025年5月16日(第20周)全国玉米均价2373元/吨,周比上涨21元/吨。
北方产区:黑龙江玉米干粮收购2120-2230元/吨,周比上涨20-30元/吨,吉林深加工企业干粮挂牌价格2190-2250元/吨,周比上涨20-30元/吨,东北饲料低毒玉米收购价格2220-2290元/吨,周比上涨20-30元/吨;华北本地玉米价格先涨后跌,山东深加工主流收购价2400-2500元/吨,周比持平,河北深加工玉米主流收购价2330-2410元/吨,周比上10元/吨,河南深加工玉米主流收购2410-2500元/吨,周比上涨30-50元/吨。
港口与销区:北方新季散船玉米集港价格2260-2280元/吨,水分15%,周比上涨10元/吨,集装箱玉米2270-2280元/吨,周比持平,广东港口散船玉米报价2360-2380元/吨,周比上涨10元/吨,集装箱新玉米报价2420-2450元/吨,周比持平。
期货市场方面,连盘玉米主力期价与CBOT玉米期价双双承压,参见下表。
部分主销区玉米与替代品关系:新麦替代潜力犹在,美谷物进口成本因“政策”陡降
近期国内玉米和国产小麦价格均偏强运行,湖北新麦开秤价格高于预期,但市场依旧关注未来半个月华北新麦收获给国内玉米市场带来的压力及其替代前景。具体来看:
国产谷物方面,华北地区小麦价格主流区间2420-2540元/吨,当地玉米饲料企业采购价格2400-2500元/吨,前者仍具有一定饲用替代性价比。
进口谷物方面,CBOT玉米期价承压下行,巴西三季度船期玉米理论进口利润380元/吨左右。以下是广东港口麦类产品和其他进口谷物与玉米比价变化,仅供参考比较(单位:元/吨)。
贸易与库存情况:南北港口库存温和下降,价格延续“倒挂”格局
截至5月16日当周,按照北港二等玉米平舱2300-2320元/吨,大船运费55元/吨,港杂等费用45元/吨推算,理论散船到港成本2400-2420元/吨。当周周末,南方散船二等玉米报价2380-2400元/吨,即期理论亏损20元/吨;北方新季玉米集港量(汽运)到货量、山东深加工企业门前玉米到货量此消彼长,参见下表。
港口库存方面,截至5月9日当周,广东港口玉米库存下降至145万吨左右。其中,进口玉米库存1.4万吨;进口替代谷物(高粱、大麦为主)库存维持在80万吨左右。截止到5月9日北方港口(八港)玉米库存进一步回落至500万吨以内。
下游消费:2025年以来饲料消费增长仍是玉米消费上升最大“助力”
2025年第20周,我国毛猪出栏均价14.78元/公斤,较上周下跌0.27%。养殖效益区间为-10~100元/头,头均效益盈利20元/头;猪粮比6.23:1,处于绿色调控区间。随着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明显走强叠加新麦上市在即,玉米在饲料中的使用量可能受到限制。不过,按照今年前四个月玉米在饲料配方中同比上升的趋势估算,饲料配方中玉米消费量起码同比增加了1000万吨以上,这也是去年年底以来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强的根本原因。
深加工方面, 2025年第20周,以三等潮粮20%水分玉米价格估算,我国黑龙江西部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酒精理论效益亏损下降至146元/吨;吉林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亏损增加至约112元,山东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亏损下降至约285元;玉米淀粉与酒精行业平均开机率约50%,周比下降近3%。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5-21]
-
[05-21]
-
[05-21]
-
[05-20]
-
[05-20]
-
[05-20]
-
[05-20]
-
[05-19]
-
[05-19]
-
[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