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持续下行,期货市场表现尤为突出:玉米期货主力9月合约价格从2383元/吨下调至2238元/吨,下跌145元/吨;锦州港二等玉米现货收购价同步下跌120元/吨。在此背景下,强现实弱预期推动基差进一步收敛,进而带动期货仓单持续注销。本文通过梳理三季度期现价格变动节奏、基差修复进程及储备与进口玉米拍卖等关键数据,进一步研判后期行情发展脉络。
一、行情回顾
三季度,我们原本预计市场将呈现供应偏紧、价格强势的格局,但实际三季度却走出了单边大幅调整行情。回顾这一走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二季度末现货、期货价格均处于年内高位,市场普遍预期供应偏紧,价格随之走强并突破年内高点;然而,上行空间打开后并未进一步上行,储备拍卖的利空消息开始影响市场,期货价格出现小幅度调整。第二阶段,7月1日进口转基因玉米拍卖重启,本次拍卖较去年延期40天,首批拍卖周度双拍模式,每周预计拍卖量60万吨。受拍卖落地的影响,7月份期货价格随之出现大幅下行调整,主力合约跌幅达95元/吨;同期现货市场表现相对坚挺,其中产区黑龙江玉米现货下跌20元/吨,锦州港现货下跌30元/吨,山东潍坊地区现货下跌40元/吨,广州港现货下跌50元/吨。从数据来看,现货市场因供求更趋紧张,价格调整幅度较小,7月的价格调整完全由期货市场主导。第三阶段,进入8月份现货市场出现抛压甩货现象,现货跌幅加速,进而带动期货价格进一步下行;直至主力9月合约跌破2200元/吨后,市场才开始技术性反弹。
小结:预期供应阶段性收紧逻辑,被7月拍卖重启带来的供应增量打破,期货价格出现大幅调整。
表1 进口转基因玉米拍卖统计(单位:吨)
资料来源: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二、东北产区种植成本
近七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4100—4450万公顷区间。在政府持续推进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的背景下,近三年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虽有小幅下降,但凭借庞大的种植基数,其播种面积仍占我国玉米总播种面积的40%,依旧是核心产区之一。与此同时,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的玉米种植面积近三年实现大幅增长,不仅抵消了东北地区种植面积下调的影响,新疆玉米还逐步开启对西南地区的供应。在此格局下,国内形成了清晰的区域供应分工:华北地区玉米以自产自用为主,满足本地需求;东北地区玉米通过海运渠道供应南方市场;西北地区(以新疆为核心)及部分东北地区玉米则定向供应西南地区。三大产区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供应主体,分别对接不同区域的消费需求,进而催生了三种差异化的区域价格体系。
图1 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单位:百万公顷)
资料来源:Wind,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近三年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成本呈现出显著下降的态势,从地租成本来看,作为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重要支出项,近三年地租整体呈下降趋势,不过今年的地租降幅已明显小于去年,说明地租成本正逐步趋于稳定。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在东北各区域中,部分传统高地租产区的亩均地租较三年前下降幅度超过15%。除地租外,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的价格也在近三年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尿素、复合肥等常用化肥的亩均支出较三年前下降约10%-15%;农药与种子价格虽降幅相对温和,但也通过精细化定价、渠道优化等方式实现了成本下调,这些农资产品的价格回落与地租下降形成叠加效应,共同推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总成本实现显著降低。
表2 东北玉米种植成本测算
资料来源: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小结:2025/2026年度国内玉米种植面积略增,种植成本同比下降约8.3%,预期集港成本价为2000元/吨。
三、国内需求
(一)饲料企业需求:饲料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畜禽养殖端高存栏量的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7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达18,98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2%。饲料需求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养殖行业的产能恢复。自2024年3月起,生猪存栏量扭转持续下降趋势,重回增长轨道;截至2025年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2万头。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蛋鸡存栏量达12亿只;2025年8月31日存栏量进一步突破13.1亿只,连续两年维持在历史高位运行。
(二)深加工企业需求:2025年7月底,淀粉(2828, -1.00, -0.04%)深加工产业淀粉生产总量为880.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01万吨,同比下降10.29%。从本年度整体情况来看,淀粉深加工行业呈现产销双降态势,且产量变化与利润走势紧密关联:一季度因行业利润向好,淀粉产量维持在高位;进入二季度后,行业利润转负,淀粉产量随之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二季度产量端已出现收缩,但并未带动产品库存同步降低。
小结:饲料需求韧性较强,消费保持稳定增长;但工业消费受原料成本高企与终端需求疲软双重制约,短期复苏动能不足。总体来看,需求端虽稳定但缺乏亮点。
四、后市展望
新季玉米供应端压力已现:今年玉米播种面积略增,且生长季天气整体有利,丰收基本成定局;同时种植成本较去年下降,双重因素下,新粮上市初期价格大概率偏弱运行。需求端呈现分化态势:短期饲料需求有支撑,当前养殖业存栏量处于高位,对玉米的消耗需求将保持增量;但深加工端持续承压,企业加工利润不佳且库存偏高,难以形成有效需求增量,整体需求端缺乏明显拉动。
在此背景下,新粮集中上市叠加供应增量、成本下降的压力,需依赖国储增加储备来平衡市场,因此后市行情的关键变量,将聚焦于国储玉米的实际储备规模。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9-23]
-
[09-22]
-
[09-22]
-
[09-22]
-
[09-22]
-
[09-19]
-
[09-19]
-
[09-19]
-
[09-18]
-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