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腹地的广袤农田,今年的景象让农民们倍感似曾相识:创纪录的丰产即将到来,但与中国的贸易争端仍在加剧,大豆和玉米价格跌至多年低位。这一局面仿佛重演2019年的困境,当时同样是特朗普政府与中国的关税战,导致农产品出口受阻,农民被迫在丰收中承受亏损。
在年度Pro Farmer农作物巡查中,来自七大产区的农民和分析师普遍预期美国玉米产量将创下新高;尽管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单产可能创纪录。但是全球头号大豆进口国中国至今尚未订购任何美国新豆,而往年中国会在美国秋季收获前预定约14%的采购量,这一缺口凸显了贸易摩擦带来的严重冲击,令美国农户的焦虑升温。内布拉斯加农民Timblin直言,他只希望(中国)重新开始买货。美国大豆协会负责人在致信特朗普时警告,农户正站在“贸易与金融的悬崖边”,持续的贸易战令人难以为继。就在农产品价格下跌之际,投入品和设备支出却持续攀升,财务压力已达极限。
本周作物巡查显示,除了伊利诺伊州外,其余六州的玉米产量均预计高于去年,而印第安纳州是唯一大豆荚数量低于2024年的地区。这意味着整体供应格局将更加宽松,进一步压低价格。本月早些时候谷物指数已跌至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
尽管农户对未来悲观,但部分业内人士仍抱有希望。巡查资深参与者齐普·弗洛里认为中国迟早会回到市场,因为他们确实需要大豆。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负责人苏特尔也表达乐观情绪,称华盛顿正在努力开拓新的出口市场,虽然中国缺席,但面向其他地区的销售机会正在增加。美国农业部贸易事务副部长林德伯格强调,政府正在推动“实实在在的市场机会”,并透露已有潜在协议在酝酿,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现实的不确定性仍令农民忐忑。衣阿华州农会主席雷曼提醒,上一次贸易战期间,美国失去了大量海外客户,而这些客户转向南美供应商后再未回归。他警告,若政策方向不变,美国农民或将再次遭遇长期市场损失。
当收割机即将在中西部全面启动时,农民们面对的是“丰收却卖不动”的尴尬。中美贸易争端与供应过剩叠加,正在让美国农业陷入又一轮“丰收的诅咒”。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8-25]
-
[08-25]
-
[08-25]
-
[08-23]
-
[08-22]
-
[08-22]
-
[08-22]
-
[08-22]
-
[08-22]
-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