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甘州区党寨镇广袤的田野间与各青贮收贮加工点一派繁忙景象,粉碎机、铡草机轰鸣作响,运输车辆穿梭往复,农户与工人们正紧抓晴好天气,全力进行玉米秸秆青贮收贮作业,全镇“粮改饲”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
今年以来,党寨镇深入实施“粮改饲”项目,以保障牲畜安全越冬度春、促进种植养殖业高效循环发展为着力点,大力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当前,正值青贮收贮的黄金时节,全镇上下正全力以赴,确保圆满完成收贮任务,将昔日田间“废弃物”转化为今日养殖“营养包”,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农牧协同发展的生动图景。
在顺涛家庭农场的青贮收贮加工点,规模化、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成为全镇工作的缩影。“镇上的畜牧技术骨干提前对我们进行了系统培训,并在青贮发酵、品质控制等环节提供了全程技术支撑,”农场负责人包涛介绍,“同时,镇上还积极为我们对接下游销售渠道,与周边大型养殖场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彻底解决了销路难题。”据悉,该加工点日均收贮能力达300吨以上,预计本轮收贮期将累计加工高品质青贮饲料8400余吨,可充分满足区域内养殖场的冬季饲草需求。
政策的引导与效益的驱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养殖户的参与热情。在花家洼村养殖户包希红的场区内,经过机械化加工、被淡蓝色薄膜紧密包裹的标准化青贮饲料包整齐码放。“过去处理玉米秸秆令人头疼,如今它却成了‘香饽饽’。”包希红算了一笔经济账,“自产青贮饲料营养价值高,成本相较于外购干草料显著降低,去年仅饲料成本一项,每头牛就节省了超过1000元,切实提升了养殖效益。”
下一步。甘州区党寨镇将继续强化组织引领与技术服务体系,推动专业技术人员下沉一线精准指导。同时,加大“粮改饲”政策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引导更多养殖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及饲草加工企业参与其中,进一步扩大全株玉米种植与收贮规模,持续完善“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农牧循环产业模式,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与农民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力。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