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将在周五(北京时间周六凌晨)发布9月供需报告。这份报告预计将继续向市场灌输一个核心主题:前所未有的庞大玉米供应。尽管8月的干旱天气可能导致单产从此前预期的惊人高位回落,但是得益于种植面积的显著增加,2025年美国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几成定局。市场的焦点已从“产量有多高”转向“需求能否跟上”。
供应端:单产或下调,但无碍产量创纪录
回顾8月供需报告,当时美国农业部将新季玉米单产预估大幅上调至188.8蒲/英亩的历史新高,同时将种植面积上调210万英亩,这一组合拳令市场愕然。然而,玉米期价在短暂下跌后展现出韧性并持续反弹,这背后反映的是交易商普遍认为8月报告可能是本年度产量预期的“峰值”,后续存在下调空间。
道琼斯调查的分析师预期周五报告将把玉米单产下调至186.1蒲/英亩,较8月预估低2.7蒲,以反映东部玉米带8月的不利天气。但是提醒大家,即便实现此调整,产量预估均值仍高达165.11亿蒲。这是什么概念呢?仍然比2023年创下的前历史纪录(153.4亿蒲)高出逾10亿蒲。想要产量低于去年,单产需暴跌至173蒲/英亩以下,而这几乎不可能。因此播种面积扩张是驱动本季超级供应的最核心因素。
需求端:庞大的数字游戏
在巨大的供应面前,需求预测成为本期供需平衡表的关键。国内需求(乙醇、饲料)预计将保持强劲。出口前景则是亮点,当前美国农业部的预测已处于历史高位,但由于新年度刚开始,本次报告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最终,所有供需要素的调整将体现在期末库存上。分析师们平均预期2025/26年度美国玉米期末库存将高达20.22亿蒲。如果成真,将创下7年最高水平,凸显供应极其宽松。市场的长期压力源正在于此。
全球视角:关注中国以及巴西数据调整
在全球层面,2024/25年度玉米期末库存预计微升至2.844亿吨。这可能源于对巴西产量的最终确认或中国进口减少导致的库存增加。
就新作而言,全球库存预估的变动将很大程度上跟随美国数据的调整。此外,乌克兰和加拿大等国的产量调整也值得留意,因为除中美外的全球玉米库存仍处于相对低位,任何主要出口国的产量变化都会影响国际贸易流的价格敏感性。
总之,本次报告预计将确认美国玉米市场的“巨量供应”时代到来,任何单产的下调都更像是技术性修正,难以改变整体供过于求的宏观基调。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9-12]
-
[09-12]
-
[09-12]
-
[09-12]
-
[09-12]
-
[09-12]
-
[09-12]
-
[09-12]
-
[09-12]
-
[09-12]